《琴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緒論 | 第8-14页 |
(一) 研究内容及意義 | 第8-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二、東漢時代風氣與蔡邕其人 | 第14-61页 |
(一) 東漢其世 | 第15-38页 |
1. 博通風尚 | 第15-17页 |
2. 經學學術化 | 第17-18页 |
3. 經學讖緯化 | 第18-28页 |
4. 琴曲與歌詩 | 第28-34页 |
5. 以禁释琴 | 第34-36页 |
6. 聞音尚哀 | 第36-38页 |
7. 小結 | 第38页 |
(二) 蔡邕其人 | 第38-60页 |
1. 事董哭董 | 第38-42页 |
2. 撰寫碑銘 | 第42-44页 |
3. 作文潤筆 | 第44-47页 |
4. 蔡邕的思想 | 第47-52页 |
5. 蔡邕是經學家嗎? | 第52-54页 |
6. 蔡邕是史學家 | 第54-59页 |
7. 小結 | 第59-60页 |
(三) 本章小結 | 第60-61页 |
三、《琴操》作者及其成書 | 第61-79页 |
(一) 《琴操》著者 | 第62-70页 |
1. 桓譚說 | 第65-66页 |
2. 孔衍說 | 第66-67页 |
3. 蔡邕說 | 第67-68页 |
4. 蔡邕首撰、孔衍續成說 | 第68页 |
5. 兩本《琴操》說 | 第68-69页 |
6. 小結 | 第69-70页 |
(二) 《琴操》版本 | 第70-75页 |
(三) 《琴操》成書 | 第75-78页 |
1. 蔡邕可能集撰《琴操》的時間 | 第75-77页 |
2. 《琴操》篇章年代考訂 | 第77-78页 |
(四) 本章小結 | 第78-79页 |
四、《琴操》輯佚與校釋 | 第79-109页 |
(一) 平津館本系統 | 第83-95页 |
1. 惠輯阮錄本的校釋 | 第83-86页 |
2. 孫星衍的校釋 | 第86-91页 |
3. 孫詒讓的校注 | 第91-93页 |
4. 劉師培的補釋 | 第93-95页 |
(二) 漢魏遺書本系統 | 第95-99页 |
(三) 彙校集註本 | 第99-102页 |
(四) 顧觀光鈔校本 | 第102-104页 |
(五) 今人校勘 | 第104-107页 |
1. 逯欽立的校注 | 第104-106页 |
2. 李道和的校勘 | 第106-107页 |
(六) 本章小結 | 第107-109页 |
五、結語 | 第109-119页 |
(一) 《琴操》的定位 | 第109-112页 |
(二) 《琴操》的價值 | 第112-113页 |
(三) 《琴操》的成就及影响 | 第113-118页 |
1. 琴曲故事方面 | 第113-115页 |
2. 詩歌創作方面 | 第115-118页 |
(四) 總結 | 第118-119页 |
附錄 | 第119-121页 |
參考書目 | 第121-126页 |
後記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