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2 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内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外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1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分析 | 第12-24页 |
2.1 网络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概念和特征 | 第12-14页 |
2.1.1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 第12-13页 |
2.1.2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点 | 第13-14页 |
2.2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划分 | 第14-24页 |
2.2.1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分类依据 | 第14-15页 |
2.2.2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类型 | 第15-21页 |
2.2.3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21-24页 |
第3章 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3.1 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3.1.1 搭便车理论 | 第24页 |
3.1.2 保护消费者权益理论 | 第24-25页 |
3.1.3 维护商业道德理论 | 第25-26页 |
3.2 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3.2.1 网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6-27页 |
3.2.2 促进《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 第27-28页 |
第4章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现状 | 第28-36页 |
4.1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 | 第28-31页 |
4.1.1 一般条款的概念与特点 | 第28-29页 |
4.1.2 适用一般条款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缺陷 | 第29-31页 |
4.2 司法审判实践提出网络竞争原则 | 第31-33页 |
4.2.1 对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与最小特权的原则的分析 | 第31-32页 |
4.2.2 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与最小特权原则的缺陷 | 第32-33页 |
4.3 网络领域的行政立法 | 第33-36页 |
4.3.1 网络领域行政立法的现状 | 第33-34页 |
4.3.2 现行行政法规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缺陷 | 第34-36页 |
第5章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建议 | 第36-46页 |
5.1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对策分析 | 第36-41页 |
5.1.1 采用一般加列举的立法模式并完善相关司法解释 | 第36-37页 |
5.1.2 对列举条款的完善建议 | 第37-40页 |
5.1.3 对法律责任条款的完善建议 | 第40-41页 |
5.2 对相关司法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41-44页 |
5.2.1 明确诉前禁令制度 | 第41-42页 |
5.2.2 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 | 第42-43页 |
5.2.3 通过司法案例逐步固化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 | 第43-44页 |
5.3 对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建议 | 第44-46页 |
5.3.1 构建专业、统一的行政执法体系 | 第44页 |
5.3.2 优化行政执法的技术手段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