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多功能DNA纳米结构的构建及生物成像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4-40页
    1.1 DNA纳米结构的构建第16-25页
        1.1.1 DNA 模块化组装(tile 自组装)第16-17页
        1.1.2 DNA 折纸(DNA origami)第17-19页
        1.1.3 高分子应用于DNA纳米结构的组装第19-20页
        1.1.4 三维DNA纳米线框结构第20-22页
        1.1.5 动态DNA纳米结构的组装第22-25页
    1.2 DNA纳米结构用于复合纳米材料的组装第25-29页
        1.2.1 DNA纳米结构用于无机纳米材料的组装第25-27页
        1.2.2 DNA纳米结构用于生物大分子复合结构的组装第27-29页
    1.3 DNA纳米材料的生物学应用第29-38页
        1.3.1 DNA纳米结构在生理条件下的稳定性第29-31页
        1.3.2 提高DNA纳米结构的细胞摄取效率第31-33页
        1.3.3 DNA纳米结构作为药物载体第33-35页
        1.3.4 DNA纳米结构用于生物成像和检测第35-38页
    1.4 挑战与机遇第38页
    1.5 本课题提出第38-40页
第2章 彩色 DNA 四面体编码的 fSunTag 探针用于活细胞成像第40-74页
    2.1 引言第40-42页
    2.2 实验部分第42-49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2-44页
        2.2.2 实验方法第44-4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9-72页
        2.3.1 fSunTag 结构构建及表征结果第49-51页
        2.3.2 招募多个荧光分子构建高亮度和多色探针第51-57页
        2.3.3 fSunTag 探针用于多靶标同时检测第57-60页
        2.3.4 fSunTag 的稳定性及细胞摄取第60-62页
        2.3.5 fSunTag 动态标记细胞内的小分子第62-67页
        2.3.6 fSunTag 多价探针实现高亮度成像第67-72页
    2.4 总结第72-74页
第3章 两亲性DNA纳米笼用于有机染料的转相第74-86页
    3.1 引言第74-75页
    3.2 实验部分第75-79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75-77页
        3.2.2 实验方法第77-79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9-84页
        3.3.1 DN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79-80页
        3.3.2 DNA 嵌段共聚物构建两亲性 DNA 四面体第80-81页
        3.3.3 TDN 及 TDN-Alk8在生理条件下的稳定性第81页
        3.3.4 两亲性DNA四面体用于疏水性荧光分子的转相第81-82页
        3.3.5 TDN-Alk8 用于聚合物荧光染料的转相第82-84页
    3.4 总结第84-86页
第4章 DNA修饰脂质体用于肿瘤组织的高信噪比成像第86-94页
    4.1 引言第86-87页
    4.2 实验部分第87-88页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87页
        4.2.2 实验方法第87-8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8-93页
        4.3.1 Lipo-DNA 的构建及表征第88-90页
        4.3.2 Lipo-DNA 在活体内的代谢第90-91页
        4.3.3 Lipo-DNA 的血液半衰期第91页
        4.3.4 Lipo、Lipo-DNA 在活体内代谢的分布第91-92页
        4.3.5 Lipo-DNA 的提高肿瘤组织的成像信噪比第92-93页
    4.4 总结第93-94页
第5章 蛋白-DNA协同组装构建亚微米级复合结构第94-104页
    5.1 引言第94-95页
    5.2 实验部分第95-98页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95-97页
        5.2.2 实验方法第97-9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8-103页
        5.3.1 TDN 缓冲溶液中 CsgA 蛋白浓度优化第98-100页
        5.3.2 CsgA 蛋白在 TDN 缓冲液中自组装的时间依赖性第100-101页
        5.3.3 TDN-NTA 的合成与表征第101-102页
        5.3.4 TDN-NTA、dTDN 与 CsgA 纤维蛋白的共组装第102-103页
    5.4 总结第103-10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zh2通过调节H3K27me3调控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及成体神经干细胞神经发生的相关机制研究
下一篇:软X射线自种子自由电子激光设计与新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