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我国商标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现状考察 | 第13-21页 |
第一节 立法文本及法院指导性文件解读 | 第13-15页 |
一、商标法及其司法解释解读 | 第13-14页 |
二、地方法院的指导意见解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司法案例实证考察及问题分析 | 第15-21页 |
一、损害赔偿的纳入范围较窄 | 第17-18页 |
二、当事人普遍遭遇举证困难 | 第18-19页 |
三、法定赔偿仍存在适用误区 | 第19-20页 |
四、惩罚性赔偿适用缺乏指导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美国商标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比较研究 | 第21-27页 |
第一节 美国商标侵权损害的赔偿范围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美国商标侵权损害赔偿中的举证责任 | 第22-24页 |
一、实际损害的举证 | 第22-23页 |
二、利润返还的举证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美国商标侵权中的法定赔偿 | 第24-25页 |
一、法定赔偿概述 | 第24页 |
二、法定赔偿的考量因素 | 第24-25页 |
第四节 美国商标侵权中的惩罚性赔偿 | 第25-27页 |
一、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 | 第25-26页 |
二、惩罚性赔偿适用的考量因素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商标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完善 | 第27-39页 |
第一节 拓宽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27-28页 |
一、商誉的损害应该纳入赔偿范围 | 第27页 |
二、纠正广告费用应纳入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27-28页 |
三、律师费应纳入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28页 |
第二节 完善商标侵权损害赔偿司法证据制度 | 第28-32页 |
一、平衡当事人之间的举证义务 | 第28-29页 |
二、合理运用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29页 |
三、完善案外人证据披露与优势证据认定制度 | 第29-30页 |
四、引入商标侵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完善法定赔偿的适用 | 第32-34页 |
一、法定赔偿中可包含惩罚性因素 | 第32-33页 |
二、细化法定赔偿制度 | 第33页 |
三、合理开支单独列明 | 第33-34页 |
第四节 完善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 第34-39页 |
一、对新法引入惩罚性赔偿之评价 | 第34-36页 |
二、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 第36-37页 |
三、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