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来人员治安管理研究--以上海某高校X校区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言 | 第8-23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22-23页 |
第一章 高校外来人员治安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23-30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一、外来人员的界定 | 第23-24页 |
二、治安管理的界定 | 第24-25页 |
三、高校治安的内涵 | 第25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5-30页 |
一、流动人口管理理论 | 第25-27页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第27-28页 |
三、危机管理理论 | 第28-30页 |
第二章 上海X校区外来人员治安管理的实证研究 | 第30-59页 |
第一节 上海高校外来人员治安概况 | 第30-37页 |
一、高校外来人员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 第30-32页 |
二、高校外来人员的特征 | 第32-34页 |
三、高校外来人员治安状况 | 第34-37页 |
第二节 X校区外来人员治安现状 | 第37-50页 |
一、校区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二、校区外来人员基本状况 | 第38-43页 |
三、校区外来人员治安现状 | 第43-48页 |
四、校区外来人员治安管理举措 | 第48-50页 |
第三节 X校区外来人员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50-54页 |
一、校内单位监管不力 | 第50-51页 |
二、“两个实有”核查困难 | 第51页 |
三、“以证管人”难以落实 | 第51-53页 |
四、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 第53-54页 |
第四节 X校区外来人员治安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4-59页 |
一、外来人员治安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54-55页 |
二、缺乏可操作性的治安事件应急机制 | 第55-56页 |
三、治安管理主体存在缺陷 | 第56-57页 |
四、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 第57-59页 |
第三章 国外高校校园治安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59-67页 |
第一节 加拿大高校治安管理的经验 | 第59-62页 |
一、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 | 第59-60页 |
二、校园社区警务模式 | 第60-61页 |
三、科学完备的安全教育机制 | 第61页 |
四、先进的技术防范体系 | 第61-62页 |
第二节 英国高校治安管理的经验 | 第62-63页 |
一、法律授权明确 | 第62页 |
二、多元化校园警察模式 | 第62-63页 |
三、完备的学校风险评价体系 | 第63页 |
第三节 日本高校治安管理的经验 | 第63-64页 |
一、健全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 | 第63-64页 |
二、系统的校园危机管理体系 | 第64页 |
三、充分的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 第64页 |
第四节 国外经验对上海高校的启示 | 第64-67页 |
一、健全和加强法制保障 | 第65页 |
二、构建和完善危机应急管理体系 | 第65页 |
三、建立和实行校园警察制度 | 第65-66页 |
四、重视和改进安全教育 | 第66页 |
五、发展和提升科技防范能力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完善高校外来人员治安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67-78页 |
第一节 加强和改善外来人员治安管理体系建设 | 第67-72页 |
一、构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 第67-68页 |
二、组建多形式多层次治安防控队伍 | 第68-69页 |
三、改进“两个实有”制度和管理机制 | 第69-71页 |
四、注重管理和服务结合 | 第71-72页 |
第二节 建立科学的高校治安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 第72-74页 |
一、事前预防预警机制 | 第72-73页 |
二、事中应急处置机制 | 第73-74页 |
三、事后恢复机制 | 第74页 |
第三节 确立和保障高校治安管理主体地位 | 第74-76页 |
一、法律制度层面保障 | 第74-75页 |
二、实务操作层面保障 | 第75-76页 |
第四节 营造校园安全文化环境 | 第76-78页 |
一、安全教育与培训 | 第76-77页 |
二、媒体舆论宣传与引导 | 第77-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