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舞蹈论文--舞蹈理论论文--舞蹈艺术史论文

回眸与守望—新疆军区文工团舞蹈史初探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7-8页
1 绪论第8-11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选题意义及价值第8-9页
        1.2.1 研究意义第8页
        1.2.2 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第8-9页
    1.3 文献综述第9-10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0-11页
2 历程第11-18页
    2.1 简介第11页
    2.2 发生期第11-13页
        2.2.1 “翻身秧歌”与“胜利腰鼓”(20世纪40年代末期)第11-12页
        2.2.2 民间舞的挖掘与抢救(20世纪50年代初期)第12-13页
    2.3 发展期第13-14页
        2.3.1 第一个高峰期:舞蹈、舞剧的繁花似锦(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第13-14页
        2.3.2 文革中的负重前行(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第14页
    2.4 稳步期第14-18页
        2.4.1 第二个高峰期:复苏与突破(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第14-16页
        2.4.2 新时代的号角(21世纪初至今)第16-18页
3 新疆军区文工团舞蹈作品、题材分析第18-30页
    3.1 作品创作风格分析第18-19页
    3.2 民俗题材第19-26页
        3.2.1 民俗情结与艺术审美的统一第19-21页
        3.2.2 作品《葡萄架下》解析第21-25页
        3.2.3 作品《长长的辫子》解析第25-26页
    3.3 军旅题材第26-30页
        3.3.1 军旅题材的创作特性第27页
        3.3.2 作品《昆仑大雪飘》解析第27-30页
4 贡献与成就第30-33页
    4.1 对新疆舞蹈事业的贡献第30-31页
        4.1.1 实践意义第30-31页
        4.1.2 理论意义第31页
    4.2 新疆军区文工团舞蹈发展趋向第31-33页
结语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附录第37-5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唐时期粟特乐舞与西域及中原乐舞交流研究--以龟兹、敦煌石窟壁画及聚落墓葬文物为例
下一篇:新疆塔塔尔族撒班节仪式舞蹈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