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2.1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1.1 国外关于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2.1.2 国内关于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2.2 民间环保组织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2.2.1 民间环保组织的界定、分类与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2.2.2 民间环保组织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3 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2.3.1 环境教育的兴起背景与发展 | 第15-17页 |
2.3.2 民间环保组织环境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19-21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3.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3.2.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3.2.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4章 G自然学校的个案简介 | 第21-25页 |
4.1 产生背景 | 第21-22页 |
4.2 组织架构与内部治理 | 第22-23页 |
4.3 开展的活动 | 第23-2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5章 社会资本与G自然学校内部结构的形成 | 第25-35页 |
5.1 信任的积累 | 第25-29页 |
5.1.1 受到Z组织创始人梁从诫先生的感召 | 第25-26页 |
5.1.2 Z组织的孵化和催生 | 第26-27页 |
5.1.3 对G学校理念与文化的认同 | 第27-28页 |
5.1.4 对于环境教育行业的热情与期待 | 第28-29页 |
5.2 规范的建立 | 第29-32页 |
5.2.1 G自然学校的组织架构 | 第29-30页 |
5.2.2 合作框架协议的制定 | 第30-31页 |
5.2.3 内部例会的定期召开 | 第31-32页 |
5.3 网络的形成 | 第32-34页 |
5.3.1 G自然学校的创建与绿色公民的社会网络 | 第32页 |
5.3.2 G自然学校在环境教育领域网络资源的汇聚与拓展 | 第32-3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6章 社会资本与G自然学校外部关系的建立 | 第35-47页 |
6.1 信任的积累 | 第35-37页 |
6.1.1 基于对Z组织的信任 | 第35页 |
6.1.2 通过G自然学校的专业化教学获得参与者的信任 | 第35-37页 |
6.2 规范的建立 | 第37-43页 |
6.2.1 对于环境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 第37-39页 |
6.2.2 G自然学校对于绿色公民规范的倡导 | 第39-41页 |
6.2.3 平等互助的行为规范的建立 | 第41-43页 |
6.3 网络的形成 | 第43-46页 |
6.3.1 与其他社会和企业组织合作关系网络的建构 | 第43-44页 |
6.3.2 绿色公民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扩大 | 第44-4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