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 1.1.1 我国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 | 第14-15页 |
| 1.1.2 地下水铁锰氨复合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第15-16页 |
| 1.2 铁锰氨复合污染地下水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1.2.1 生物除铁除锰理论建立及工程实践 | 第16-17页 |
| 1.2.2 伴生氨氮高铁锰地下水生物净化技术研究 | 第17-18页 |
| 1.2.3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生物净化技术研究 | 第18页 |
| 1.2.4 耦合自养脱氮铁锰生物净化技术研究 | 第18-19页 |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 2.1 试验装置 | 第20-22页 |
| 2.2 试验水质及试验方案 | 第22-25页 |
| 2.2.1 试验水质 | 第22-24页 |
| 2.2.2 试验方案 | 第24-25页 |
| 2.3 试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 2.3.1 试验所用仪器 | 第25页 |
| 2.3.2 水质主要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25页 |
| 2.3.3 DO守恒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 2.3.4 氮素守恒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 2.3.5 特征值分析方法 | 第27页 |
| 2.3.6 成熟滤料吸附性能分析方法 | 第27页 |
| 2.3.7 生物滤层除锰性能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 2.3.8 滤柱运行参数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 第3章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单级生物净化工艺试验研究 | 第30-38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单级生物净化工艺快速启动 | 第30-32页 |
| 3.2.1 滤柱培养期总铁的去除效果 | 第30-31页 |
| 3.2.2 滤柱培养期氨氮的氧化去除效果 | 第31页 |
| 3.2.3 滤柱培养期锰的去除效果 | 第31-32页 |
| 3.3 单级生物净化工艺极限滤速探求 | 第32-35页 |
| 3.4 铁锰氨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分析 | 第35-37页 |
| 3.4.1 不同水质对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 3.4.2 不同滤速对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两级生物净化工艺试验研究 | 第38-50页 |
| 4.1 引言 | 第38页 |
| 4.2 两级生物净化工艺快速启动 | 第38-43页 |
| 4.2.1 滤柱培养期总铁的去除效果 | 第38-39页 |
| 4.2.2 滤柱培养期氨氮的氧化去除效果 | 第39-41页 |
| 4.2.3 滤柱培养期锰的去除效果 | 第41-43页 |
| 4.3 铁锰氨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分析 | 第43-47页 |
| 4.3.1 不同水质对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 4.3.2 不同滤速对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 4.4 滤层厚度及曝气方式优化 | 第47-4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5章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生物净化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50-58页 |
| 5.1 引言 | 第50-51页 |
| 5.2 铁锰氨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51-55页 |
| 5.2.1 铁的氧化去除动力学分析 | 第51页 |
| 5.2.2 氨氮的氧化去除动力学分析 | 第51-53页 |
| 5.2.3 锰的氧化去除动力学分析 | 第53-55页 |
| 5.3 铁锰和氨氮氧化去除速率分析 | 第55-56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6章 耦合自养脱氮铁锰生物净化工艺启动与运行试验 | 第58-68页 |
| 6.1 引言 | 第58-59页 |
| 6.2 耦合自养脱氮铁锰生物净化滤柱快速启动 | 第59-61页 |
| 6.2.1 滤柱培养期铁锰的去除效果 | 第59-60页 |
| 6.2.2 滤柱培养期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60-61页 |
| 6.3 耦合自养脱氮铁锰生物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机制分析 | 第61-63页 |
| 6.4 耦合自养脱氮铁锰生物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路径比例分析 | 第63-66页 |
| 6.4.1 氮素守恒计算模型分析 | 第63-64页 |
| 6.4.2 DO守恒计算模型分析 | 第64-66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7章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生物净化应用技术分析试验 | 第68-78页 |
| 7.1 引言 | 第68-69页 |
| 7.2 铁锰氨氧化去除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2页 |
| 7.2.1 DO及滤层厚度对铁锰氨氧化去除的影响 | 第69页 |
| 7.2.2 EBCT及生物量对铁锰氨氧化去除的影响 | 第69-71页 |
| 7.2.3 ORP及基质浓度对铁锰氨氧化去除的影响 | 第71-72页 |
| 7.3 铁锰氨生物净化工艺效能分析 | 第72-75页 |
| 7.3.1 “一级曝气+一级过滤”净化工艺效能分析 | 第72页 |
| 7.3.2 “两级曝气+两级过滤”净化工艺效能分析 | 第72-74页 |
| 7.3.3 曝气生物滤池净化工艺效能分析 | 第74页 |
| 7.3.4 “曝气生物滤池+生物除铁除锰滤池”工艺效能分析 | 第74-75页 |
| 7.4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 结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