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论文

藻场碎屑产生机制及岛礁生态养护功能实现途径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5-27页
    1 岛礁生态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第15-16页
    2 国内外岛礁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养护功能研究进展第16-23页
        2.1 基于上行效应的岛礁生物养护功能综述第16-20页
        2.2 基于生物养护功能的海洋保护区划界综述第20-21页
        2.3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扰动对岛礁生态影响综述第21-23页
    3 岛礁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难点及未来趋势第23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7页
第一章 枸杞岛海藻碎屑化关键过程研究第27-44页
    1.1 枸杞岛环境资源概况第27-29页
    1.2 研究方法第29-33页
        1.2.1 海藻原位埋袋实验第29-30页
        1.2.2 样品采集和处理方法第30-33页
        1.2.3 数据处理第33页
    1.3 结果第33-38页
        1.3.1 沉积有机物潜在来源的δ~(13)C和δ~(15)N组成特征第33-34页
        1.3.2 大型海藻凋落物δ~(13)C、δ~(15)N值及其变化第34-36页
        1.3.3 沉积有机物δ~(13)C和δ~(15)N组成及分布特征第36-38页
    1.4 讨论第38-42页
        1.4.1 大型海藻凋落物的分解过程第38-39页
        1.4.2 大型海藻不同生活史阶段对沉积有机物的影响第39-42页
    1.5 结论与讨论第42-44页
第二章 基于碎屑食物链的初次级生产力关系研究第44-68页
    2.1 初次级生产力生物资源概况第44-48页
        2.1.1 大型海藻概况第44页
        2.1.2 次级生产力概况第44-46页
        2.1.3 碎屑食物链概况第46-48页
    2.2 研究方法第48-54页
        2.2.1 采样第48-52页
        2.2.2 数据分析第52-54页
    2.3 结果第54-62页
        2.3.1 食性观测实验:移动性,摄食方式,偏好第54-55页
        2.3.2 稳定同位素与营养贡献度预测第55-62页
    2.4 讨论第62-66页
        2.4.1 SIMM与D-SIMM的比较第62-63页
        2.4.2 海藻场代表性生物饵料贡献度及食物链第63-66页
    2.5 结论第66-68页
第三章 岛礁海域食物网结构及其功能研究第68-83页
    3.1 岛礁海域生物资源分布第68-71页
    3.2 研究方法第71-72页
        3.2.1 采样与处理方法第71-72页
        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7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2-81页
        3.3.1 枸杞岛鱼类胃含物组成分析及食物网结构分析第72-75页
        3.3.2 岛礁海域食物网研究方法第75-76页
        3.3.3 基于上行效应体系及岛礁海域食物网结构特点的海洋牧场建设模式第76-81页
    3.4 结论第81-8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7页
博士期间学习工作情况第97-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微藻生物质的研究
下一篇:面向OCT成像和生物医学传感的新型扫频激光光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