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考试作弊犯罪相关概念与行为的分析 | 第8-18页 |
第一节 考试作弊犯罪相关概念的分析 | 第8-12页 |
一、“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认定 | 第8-10页 |
二、何为作弊 | 第10-11页 |
三、试题、答案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考试作弊犯罪行为的分析 | 第12-18页 |
一、组织考试作弊行为的分析 | 第12-14页 |
二、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行为的分析 | 第14-16页 |
(一)犯罪行为人借助无线设备或电子作弊器材等方式获取的试题、答案 | 第14-15页 |
(二)犯罪行为人出售、提供借助网络平台获取的试题、答案 | 第15-16页 |
三、代替考试行为的分析 | 第16-18页 |
(一)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 | 第16-17页 |
(二)让他人代替他人参加考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考试作弊犯罪共犯问题分析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组织考试作弊罪共犯问题分析 | 第19-21页 |
一、组织者之间的共同犯罪认定 | 第19页 |
二、组织考试作弊者与帮助组织考试作弊者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代替考试罪的共犯问题分析 | 第21-25页 |
一、代替考试罪主体之间的对向行为 | 第21-23页 |
二、代替考试罪中的其他参与主体 | 第23-25页 |
(一)故意为该犯罪主体提供虚假身份证件者 | 第23-24页 |
(二)其他参与代替考试犯罪的共犯 | 第24页 |
(三)代替考试罪中的居间介绍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考试作弊犯罪与他罪的区分 | 第25-31页 |
第一节 组织考试作弊罪与他罪的区分 | 第25-27页 |
一、与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的区分 | 第25-26页 |
二、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区分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与他罪的区分 | 第27-28页 |
一、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区分 | 第27-28页 |
二、与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区分 | 第28页 |
第三节 代替考试罪与他罪的区分 | 第28-31页 |
一、与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区分 | 第28-29页 |
二、与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的区分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