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赵春华气球射击摊案分析

内容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1页
    一、选题背景第8页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第8-9页
    三、研究方法第9-10页
        (一)个案研究法第9页
        (二)比较分析法第9页
        (三)文献分析法第9-10页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10-11页
第一章 案例简介第11-12页
    一、案情陈述第11页
    二、法院审理情况第11-12页
第二章 刑事视角下枪支案件的焦点关注第12-17页
    一、类似枪支案件的对比第12-13页
        (一)案例引入第12页
        (二)案例对比评析第12-13页
    二、本案争议焦点归纳第13-17页
        (一)认定依据疑问第13-14页
        (二)法学理论疑问第14-15页
        (三)司法裁量疑问第15-17页
第三章 对案例争议焦点的刑事探析第17-28页
    一、案例的认定依据分析第17-19页
        (一)对现行1.8焦耳/平方厘米的评价第17-18页
        (二)何为刑法意义上的“枪支”?第18-19页
    二、案例的法学理论分析第19-23页
        (一)构成要件符合性评价第19页
        (二)违法性评价第19-20页
        (三)有责性评价第20-23页
    三、案例的司法裁量分析第23-28页
        (一)客观要件上的限缩解释第23-25页
        (二)当然解释的空间第25-26页
        (三)法官要敢于拒绝适用不合理的规定第26-28页
第四章 枪支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完善建议第28-33页
    一、刑事法律规范层面——增设刑法上枪支的认定标准第28-29页
        (一)国外及我国香港与台湾地区的立法现状第28页
        (二)对中国大陆枪支管理的借鉴第28-29页
    二、法律衔接层面——坚持刑法理念指引,避免将行政违法认定为刑事犯罪第29-30页
        (一)自由保障的理念第29-30页
        (二)刑法补充性的理念第30页
        (三)预防犯罪的理念第30页
    三、司法层面——营造健康法治生态第30-33页
        (一)普法教育前置,保障公众知情权第30-31页
        (二)司法良知是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线第31-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致谢第37-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国首例拐卖两性人案例分析
下一篇:考试作弊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