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BIM的概念发展 | 第11页 |
1.3.2 国内外BIM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3.3 国内外路桥行BIM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内容创新点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6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2 路桥设计企业BIM技术的应用 | 第19-31页 |
2.1 路桥工程项目的特征 | 第19-22页 |
2.1.1 公路工程特征 | 第19-20页 |
2.1.2 市政道路工程特征 | 第20-21页 |
2.1.3 路桥工程的多专业协作特征 | 第21-22页 |
2.1.4 路桥工程的特征总结 | 第22页 |
2.2 BIM技术在路桥设计的应用意义及前景 | 第22-27页 |
2.2.1 传统设计方式的缺点 | 第23-24页 |
2.2.2 BIM技术应用于路桥设计所体现的特征 | 第24-26页 |
2.2.3 BIM技术在路桥设计领域应用的优势 | 第26-27页 |
2.2.4 组建BIM技术团队的价值 | 第27页 |
2.3 BIM技术在路桥设计企业的应用现状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路桥设计企业BIM技术应用的困难因素 | 第31-43页 |
3.1 基于文献的路桥设计企业BIM技术应用困难因素查询 | 第31-38页 |
3.2 路桥设计企业BIM技术应用的困难因素的检查表格 | 第38-39页 |
3.3 路桥设计企业BIM技术应用的困难因素的组合、归纳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4 路桥设计企业应用BIM技术困难因素分析 | 第43-71页 |
4.1 分析方法比选 | 第43-46页 |
4.1.1 FCE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3页 |
4.1.2 EFA因子分析法 | 第43页 |
4.1.3 RSR秩和比法 | 第43-44页 |
4.1.4 ANN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第44页 |
4.1.5 AHP层次分析法 | 第44页 |
4.1.6 分析方法比选 | 第44-46页 |
4.2 问卷调查 | 第46-49页 |
4.2.1 问卷设计原则 | 第46页 |
4.2.2 调查对象选取原则 | 第46页 |
4.2.3 问卷设计 | 第46页 |
4.2.4 调查有效性分析 | 第46-48页 |
4.2.5 调查过程及调查结果概况 | 第48-49页 |
4.3 AHP层次分析法分析流程 | 第49-52页 |
4.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第52-67页 |
4.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52页 |
4.4.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2-54页 |
4.4.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54-56页 |
4.4.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56-60页 |
4.4.5 总结分析 | 第60-67页 |
4.5 促进路桥设计企业引进和应用BIM技术的方案 | 第67-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5 案例研究 | 第71-79页 |
5.1 某路桥设计企业BIM技术应用情况 | 第71-75页 |
5.1.1 企业介绍 | 第71页 |
5.1.2 职能分工组成 | 第71-72页 |
5.1.3 BIM技术应用现状 | 第72-75页 |
5.2 某路桥设计企业BIM技术困难阻碍分析 | 第75-77页 |
5.2.1 主要困难因素分析 | 第75页 |
5.2.2 次要困难因素分析 | 第75-76页 |
5.2.3 其他相关困难因素分析 | 第76-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98页 |
调查问卷 | 第87-97页 |
调查问卷原始数据整理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