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引言第7-12页
    1.1 选题意义第7-8页
        1.1.1 理论意义第7页
        1.1.2 现实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析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文献分析法第11页
        1.3.2 比较分析法第11页
        1.3.3 实证分析法第11-12页
2 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的概述第12-15页
    2.1 环境行政约谈的内涵第12-13页
    2.2 环境行政约谈产生的动因第13-14页
    2.3 环境行政约谈的模式第14-15页
3 环境行政约谈的法律属性和制度价值第15-20页
    3.1 环境行政约谈的法律属性第15-17页
    3.2 环境行政约谈的制度价值第17-20页
4 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的运行实践第20-24页
    4.1 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的立法现状第20-21页
        4.1.1 法律的规定第20页
        4.1.2 部门规章、政府规章等的规定第20-21页
    4.2 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现存的问题第21-24页
        4.2.1 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的理念定位模糊第21-22页
        4.2.2 环境行政约谈制度内容体系不健全第22页
        4.2.3 环境行政约谈配套制度不完善第22-24页
5 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的完善第24-31页
    5.1 明确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的原则与理念第24-27页
        5.1.1 明确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相关原则第24-26页
        5.1.2 明确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的理念第26-27页
    5.2 优化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的内容与程序第27-28页
        5.2.1 健全法律依据第27页
        5.2.2 细化约谈程序第27-28页
        5.2.3 优化约谈运行模式第28页
    5.3 建立健全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的配套制度第28-31页
        5.3.1 设立环境行政约谈激励制度第28页
        5.3.2 健全环境行政约谈回访评估制度第28-29页
        5.3.3 完善环境行政约谈问责制度第29-31页
6 结语第31-32页
致谢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