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6-10页 |
1.1 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第6页 |
1.2 古今关于“熟”与“生”的研究情况 | 第6-8页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2 “熟”与“生”的内涵及其理论发展概述 | 第10-14页 |
2.1 “熟”与“生”的内涵及其美学理论的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2.2 “熟外生”的审美观念引入中国画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1-14页 |
3 “巧与拙”、“雅与俗”、“正统与狂怪”和“熟外生”审美范畴的辨析 | 第14-20页 |
3.1 “巧与拙”和“熟外生”之辨 | 第14-15页 |
3.2 “雅与俗”和“熟外生”之辨 | 第15-17页 |
3.3 “正统与狂怪”和“熟外生”之辨 | 第17-20页 |
4 花鸟画创作中“熟外生”的艺术特色 | 第20-36页 |
4.1 表现题材的开拓与创新 | 第20-23页 |
4.2 构图布局的发展与变化 | 第23-30页 |
4.2.1 折枝特写式 | 第24-26页 |
4.2.2 纵横全景式 | 第26-28页 |
4.2.3 计白当黑式 | 第28-30页 |
4.3 色彩的继承与发展。 | 第30-36页 |
5 “熟外生”的审美意境和美学意义 | 第36-40页 |
5.1 “熟外生”的审美意境 | 第36-37页 |
5.2 “熟外生”的美学意义 | 第37-40页 |
6 当代花鸟画创作中对于“熟外生”的认识 | 第40-44页 |
6.1 艺术创作上的“不走熟境” | 第40-41页 |
6.2 对自然与生活本真的追求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性成果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