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8页 |
1.1 磁流变材料 | 第10-18页 |
1.1.1 磁流变液 | 第11-13页 |
1.1.2 磁流变弹性体 | 第13-15页 |
1.1.3 磁流变胶 | 第15-16页 |
1.1.4 其他磁流变材料 | 第16-18页 |
1.2 磁流变材料的表征及机理 | 第18-22页 |
1.2.1 磁流变材料的测试表征 | 第18-20页 |
1.2.2 磁流变材料的机理研究 | 第20-22页 |
1.3 磁流变材料的应用 | 第22-25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5-28页 |
2 聚氨酯磁流变胶的制备及基本性能分析 | 第28-46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制备磁流变胶的准备 | 第28-33页 |
2.2.1 磁性颗粒的选择 | 第28-29页 |
2.2.2 基体的选择 | 第29-31页 |
2.2.3 添加剂的选择 | 第31-33页 |
2.3 磁流变胶的制备 | 第33-37页 |
2.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3-35页 |
2.3.2 聚氨酯MRG的制备 | 第35-37页 |
2.4 磁流变胶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和微观形貌分析 | 第37-41页 |
2.4.1 拉曼光谱及基本组分分析 | 第37-38页 |
2.4.2 磁化性能 | 第38-39页 |
2.4.3 微观结构 | 第39-41页 |
2.5 磁流变胶中磁性颗粒的运动分析 | 第41-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3 聚氨酯基磁流变胶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 第46-62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测试系统及测试原理 | 第46-47页 |
3.3 动态力学参数 | 第47-48页 |
3.4 磁流变胶的储能模量和相对磁流变效应 | 第48-50页 |
3.5 磁流变胶的阻尼特性研究 | 第50-60页 |
3.5.1 铁磁颗粒含量对磁流变胶阻尼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2 零场下磁流变胶阻尼机理研究 | 第51-57页 |
3.5.3 磁场对磁流变胶阻尼的影响 | 第57-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 磁性颗粒对聚氨酯磁流变胶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62-82页 |
4.1 镀镍碳纳米管对磁流变胶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62-70页 |
4.1.1 镀镍碳纳米管磁流变胶的制备 | 第62-63页 |
4.1.2 微观结构及磁学特性表征 | 第63-65页 |
4.1.3 镀镍碳纳米管对磁流变胶储能模量和相对磁流变效应的影响 | 第65-68页 |
4.1.4 镀镍碳纳米管对磁流变胶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4.2 铁磁颗粒形貌对磁流变胶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70-81页 |
4.2.1 球形和树枝状羰基铁粉混合填充磁流变胶的制备 | 第70页 |
4.2.2 晶格结构、磁学特性及微观结构表征 | 第70-72页 |
4.2.3 铁磁颗粒形貌对磁流变胶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72-77页 |
4.2.4 铁磁颗粒形貌对磁流变胶剪切屈服应力的影响 | 第77-8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5 聚氨酯磁流变胶磁控电阻率研究 | 第82-104页 |
5.1 引言 | 第82页 |
5.2 磁流变胶电阻率测试系统的搭建 | 第82-85页 |
5.2.1 磁流变胶磁控电阻的制作 | 第82-84页 |
5.2.2 磁控电阻率的测试系统 | 第84-85页 |
5.3 磁场对磁流变胶电阻的影响研究 | 第85-90页 |
5.3.1 磁流变胶在磁场下电阻随时间的变化 | 第85-87页 |
5.3.2 磁流变胶电阻随磁场强度的变化 | 第87-89页 |
5.3.3 磁流变胶电阻的重复性测试 | 第89-90页 |
5.4 组分对磁流变胶电阻的影响 | 第90-95页 |
5.4.1 羰基铁颗粒质量分数的影响 | 第91-93页 |
5.4.2 聚氨酯基体交联度的影响 | 第93-95页 |
5.5 添加导电颗粒对磁流变胶电阻的影响 | 第95-101页 |
5.5.1 添加石墨对磁流变胶电阻的影响 | 第96-97页 |
5.5.2 添加铁纳米线对磁流变胶电阻的影响 | 第97-10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1-104页 |
6 磁流变磁控电阻率性能机理研究 | 第104-112页 |
6.1 引言 | 第104页 |
6.2 磁流变胶磁控电导率的理论分析 | 第104-107页 |
6.2.1 传统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与渗流理论 | 第104-105页 |
6.2.2 铁磁材料磁化原理 | 第105页 |
6.2.3 基于渗流理论与链状结构的电导率公式 | 第105-107页 |
6.3 理论公式与实验对比 | 第107-110页 |
6.3.1 样品制备与测试 | 第107-109页 |
6.3.2 对比验证 | 第109-11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12-116页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12-113页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3-114页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4页 |
附录 | 第134页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4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34页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