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有色冶金产业砷害源分析 | 第15-19页 |
1.1.1 砷钙渣 | 第15-16页 |
1.1.2 砷铁渣形成 | 第16-18页 |
1.1.3 其它含砷废渣 | 第18-19页 |
1.2 含砷废渣固化/稳定化技术 | 第19-21页 |
1.2.1 聚合物固化 | 第19页 |
1.2.2 玻璃固化 | 第19-20页 |
1.2.3 水泥固化法 | 第20-21页 |
1.3 化学键合材料 | 第21-24页 |
1.3.1 碱激发化学键合材料 | 第22-23页 |
1.3.2 酸激发化学键合材料 | 第23-24页 |
1.4 化学键合陶瓷材料在重金属固化方面的应用 | 第24-29页 |
1.4.1 碱激发化学键合材料在重金属固化方面的应用 | 第24-26页 |
1.4.2 酸碱水泥在重金属固化方面的应用 | 第26-28页 |
1.4.3 酸碱水泥固化含砷废渣的构想 | 第28-29页 |
1.5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2页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1.5.2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48页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32-42页 |
2.1.1 胶凝材料 | 第32-35页 |
2.1.2 含砷废渣 | 第35-40页 |
2.1.3 其它试剂及药品 | 第40-42页 |
2.2 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2.3 实验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43-45页 |
2.3.1 碱激发胶凝材料固化砷钙渣 | 第43-44页 |
2.3.2 铜渣基草酸盐酸碱水泥固化砷铁渣 | 第44-45页 |
2.4 测试分析方法 | 第45-48页 |
2.4.1 结构表征 | 第45-46页 |
2.4.2 砷毒性浸出评价 | 第46-47页 |
2.4.3 固化体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第47-48页 |
第3章 碱激发胶凝材料固化砷钙渣研究 | 第48-74页 |
3.1 BFS/FA对砷钙渣固化的影响 | 第48-50页 |
3.1.1 对抗压强度和As毒性浸出的影响 | 第48-49页 |
3.1.2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 WGN及WGC对砷钙渣固化的影响 | 第50-59页 |
3.2.1 WGN对抗压强度和As浸出浓度的影响 | 第51-55页 |
3.2.2 WGC对抗压强度和砷浸出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3.2.3 WGN和WGC对固化体初凝时间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 WC对固化的影响 | 第59-61页 |
3.3.1 对抗压强度和As浸出浓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3.3.2 对固化浆体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60-61页 |
3.4 L/S对砷钙渣固化的影响 | 第61-64页 |
3.4.1 对抗压强度和As浸出浓度的影响 | 第61-63页 |
3.4.2 对固化浆体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63-64页 |
3.5 养护制度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3.6 固化砷钙渣的优化实验及分析 | 第67-7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第4章 碱激发胶凝材料固化砷钙渣的固化机理分析 | 第74-94页 |
4.1 最优工艺下碱激发固化体微观结构表征 | 第74-80页 |
4.1.1 SEM/EDS表征分析 | 第74-76页 |
4.1.2 孔溶液成分分析 | 第76-77页 |
4.1.3 XRD表征分析 | 第77-78页 |
4.1.4 FT-IR表征分析 | 第78-80页 |
4.2 含砷铝硅酸盐固态物的合成及微观结构分析 | 第80-90页 |
4.2.1 SEM表征分析 | 第81-83页 |
4.2.2 元素组成分析 | 第83-85页 |
4.2.3 砷浸出特性 | 第85-86页 |
4.2.4 XRD表征分析 | 第86-88页 |
4.2.5 FTIR表征分析 | 第88-90页 |
4.3 矿渣-粉煤灰碱激发胶凝材料固化砷钙渣的固化机理分析 | 第90-9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5章 铜渣基草酸盐酸碱水泥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 第94-112页 |
5.1 草酸用量对铜渣基草酸盐酸碱水泥性能的影响 | 第95-97页 |
5.1.1 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95-97页 |
5.1.2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97页 |
5.2 硼砂用量对草酸盐酸碱水泥性能的影响 | 第97-100页 |
5.2.1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98-99页 |
5.2.2 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99-100页 |
5.3 铜渣粒度对草酸盐酸碱水泥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5.3.1 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5.3.2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5.4 养护制度对草酸盐酸碱水泥性能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5.5 耐水性测试 | 第104-106页 |
5.6 铜渣基草酸盐酸碱水泥硬化体结构表征 | 第106-108页 |
5.6.1 XRD表征 | 第106-107页 |
5.6.2 FT-IR表征 | 第107-108页 |
5.7 铜渣基草酸盐酸碱水泥的固化机理 | 第108-110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6章 铜渣基草酸盐酸碱水泥固化砷铁渣及机理分析 | 第112-132页 |
6.1 砷铁渣固化量对酸激发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6.1.1 对抗压强度及As浸出浓度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6.1.2 对固化浆体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6.2 草酸掺量对酸激发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6.3 硼砂掺量对酸激发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 第117-120页 |
6.3.1 对固化浆体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6.3.2 对酸激发固化体抗压强度及As浸出浓度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6.4 养护制度对酸激发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6.5 酸激发固化体的结构表征 | 第121-127页 |
6.5.1 酸激发固化体的XRD表征 | 第121-124页 |
6.5.2 酸激发固化体分析 | 第124-127页 |
6.6 铜渣基草酸盐酸碱水泥固化砷铁渣的作用机理 | 第127-129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29-132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32-136页 |
7.1 结论 | 第132-133页 |
7.2 创新点 | 第133-134页 |
7.3 建议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8页 |
致谢 | 第148-150页 |
附录Ⅰ发表及录用文章 | 第150-152页 |
附录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