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处理器全局FP调度算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时系统及实时调度 | 第17-30页 |
·概述 | 第17页 |
·实时系统 | 第17-21页 |
·实时系统的特性 | 第17-19页 |
·实时系统的分类 | 第19-21页 |
·实时任务模型 | 第21-23页 |
·实时任务的分类 | 第21-22页 |
·周期任务模型 | 第22-23页 |
·非周期任务模型 | 第23页 |
·偶发任务模型 | 第23页 |
·多处理器平台 | 第23-25页 |
·多处理器平台的分类 | 第23-24页 |
·多处理器平台上的任务调度 | 第24-25页 |
·实时调度算法 | 第25-29页 |
·算法的可预测性 | 第25-26页 |
·可行与可调度 | 第26页 |
·周期任务调度算法 | 第26-28页 |
·非周期任务调度算法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截止期受限的周期任务的可调度性判定 | 第30-44页 |
·概述 | 第30页 |
·系统模型 | 第30-32页 |
·截止期受限的周期任务 | 第30-31页 |
·系统平台假设 | 第31-32页 |
·可调度性判定的必要方法 | 第32-35页 |
·基本思想 | 第32-33页 |
·需求与负载 | 第33页 |
·计算需求与负载 | 第33-34页 |
·必要的判定方法 | 第34-35页 |
·可调度性判定的充分方法 | 第35-39页 |
·基本思想 | 第35页 |
·干涉与工作负载 | 第35-36页 |
·充要判定条件 | 第36-37页 |
·最大工作负载的分析 | 第37-38页 |
·充分的判定方法 | 第38-39页 |
·改进的充分判定方法 | 第39-4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最高优先级任务的工作负载分析 | 第40-41页 |
·改进的充分判定方法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任意截止期周期任务的可调度性判定 | 第44-54页 |
·概述 | 第44页 |
·系统模型 | 第44-46页 |
·任意截止期的周期任务 | 第44-46页 |
·系统平台假设 | 第46页 |
·基本思想 | 第46页 |
·错过截止期的必要条件 | 第46-52页 |
·任意截止期周期任务的充分判定条件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实验设计与实验数据分析 | 第54-71页 |
·概述 | 第54页 |
·实验目的 | 第54-55页 |
·实验的组成 | 第55-60页 |
·生成任务 | 第55-57页 |
·测试方式 | 第57-58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8-60页 |
·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60-64页 |
·核心类及其关系 | 第60-62页 |
·系统的执行流程 | 第62-63页 |
·测试方法的实现 | 第63-64页 |
·实验 | 第64-70页 |
·实验步骤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工作总结 | 第71页 |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