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哲学反思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7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2.1 关于技术人工物使用的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1.2.2 关于技术风险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3 关于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存在论分析 | 第15-26页 |
2.1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涵义 | 第15-20页 |
2.1.1 什么是技术人工物的使用寿命? | 第15-18页 |
2.1.2 为什么技术人工物会有使用寿命? | 第18-19页 |
2.1.3 如何确定技术人工物的使用寿命? | 第19-20页 |
2.2 影响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因素 | 第20-23页 |
2.2.1 使用过程中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 | 第20页 |
2.2.2 技术人工物设计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3 技术人工物使用者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4 社会选择对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 忽视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带来的问题 | 第23-26页 |
2.3.1 忽视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带来的风险 | 第23-24页 |
2.3.2 忽视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引发的质量问题 | 第24页 |
2.3.3 忽视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对环境的影响 | 第24-26页 |
3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认识论分析 | 第26-32页 |
3.1 消费者为什么会忽视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 | 第26-28页 |
3.1.1 追求“一劳永逸”的消费观 | 第26页 |
3.1.2 对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误解 | 第26-27页 |
3.1.3 技术人工物使用体验的局限性 | 第27-28页 |
3.2 管理者为什么会忽视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 | 第28-29页 |
3.2.1 急功近利的技术使用观 | 第28页 |
3.2.2 对技术体系有机特性的忽视 | 第28-29页 |
3.3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有意“遮蔽” | 第29-32页 |
3.3.1 过度消费意向的驱使 | 第29-30页 |
3.3.2 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 第30-32页 |
4 解决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相关问题的对策 | 第32-38页 |
4.1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知识普及 | 第32-34页 |
4.1.1 面向消费者的知识普及 | 第32页 |
4.1.2 面向管理者的知识普及 | 第32-33页 |
4.1.3 媒体的应有作用 | 第33页 |
4.1.4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渗透 | 第33-34页 |
4.2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技术评价 | 第34-36页 |
4.2.1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评价标准 | 第34-35页 |
4.2.2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评价流程 | 第35页 |
4.2.3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跟踪评价 | 第35-36页 |
4.3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社会管理 | 第36-38页 |
4.3.1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监管 | 第36页 |
4.3.2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调控 | 第36-37页 |
4.3.3 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预警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