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证券公司投资咨询业务的模式研究—卖方研究的兴起演变和国际比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1.1.1 证券市场的构成第11-12页
        1.1.2 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及业务种类第12-13页
        1.1.3 投资咨询传递的信息是资本市场的血液第13-14页
    1.2 投资咨询模式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14-17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第17-21页
    2.1 券商研究的文献综述及法律规定第17-18页
    2.2 券商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第18-21页
        2.2.1 STP战略理论第18-19页
        2.2.2 竞争战略理论中的价值链理论第19-20页
        2.2.3 再造业务流程理论第20-21页
第三章 我国卖方研究的兴起、演变及现状第21-32页
    3.1 我国证券研究发展的兴起、演变及发展现状第21-23页
        3.1.1 我国证券研究的初步兴起第21页
        3.1.2 我国证券研究的发展期第21-23页
        3.1.3 我国证券研究的瓶颈期第23页
    3.2 证券投资咨询发展过程中的演变第23-26页
        3.2.1 买方研究员与卖方研究员第23-24页
        3.2.2 投资顾问与卖方研究第24-25页
        3.2.3 卖方研究与其他研究的区别第25-26页
    3.3 我国卖方研究的盈利模式及现状分析第26-32页
        3.3.1 我国卖方研究的盈利模式第26页
        3.3.2 传统佣金分仓模式的优点第26-28页
        3.3.3 国内卖方研究现阶段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2页
第四章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我国未来卖方研究的发展方向第32-44页
    4.1 国际投行证券研究的发展及演变第32-33页
        4.1.1 从混业到分业再到混业经营的投资银行第32页
        4.1.2 国际投行证券研究的发展历史第32-33页
    4.2 国际投行证券研究的现状第33-35页
        4.2.1 国际投资银行证券研究的模式特点第33-34页
        4.2.2 国际投行研究的风险控制及监管模式第34-35页
    4.3 与国际投行的战略格局相适应的投行研究模式第35-39页
        4.3.1 美银美林的证券研究模式第35-38页
        4.3.2 野村研究所的第三方研究模式第38-39页
    4.4 对我国卖方研究模式的借鉴意义第39-44页
        4.4.1 大型证券公司研究所应建立研究生态圈第39-41页
        4.4.2 中小型证券研究所的延展商业模式第41-44页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下的证券研究模式第44-47页
    5.1 移动互联改变了金融信息的方方面面第44页
    5.2 移动互联下的卖方研究模式被改变第44-47页
        5.2.1 互联网技术为卖方研究带来外延式扩张第44-45页
        5.2.2 社交网络为卖方研究带来内生式增长第45-47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与导师简介第52-53页
附件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PC项目进口物资物流全流程风险分析与控制--以A公司LNG项目为例
下一篇:技术人工物使用寿命的哲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