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问题提出 | 第11-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为未成年数字化阅读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第13页 |
2.为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推广提供方法 | 第13页 |
3.为提升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质量与能力提供依据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二、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一)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研究概述 | 第15-19页 |
1.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认知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2.未成年人数字阅读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 第16-17页 |
3.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研究 | 第17-18页 |
4.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8页 |
5.国外数字化阅读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二)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三)阅读干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四)研究述评 | 第22-23页 |
三、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及其分类 | 第23-31页 |
(一)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1.行为失范与失范行为 | 第23页 |
2.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 | 第23-24页 |
(二)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分类 | 第24-26页 |
(三)具体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界定 | 第26-31页 |
四、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调查研究 | 第31-37页 |
(一)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现状研究 | 第31-37页 |
1.研究被试 | 第31页 |
2.研究工具 | 第31页 |
3.结果与结论 | 第31-37页 |
五、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的干预设计 | 第37-47页 |
(一)干预策略 | 第37-42页 |
1.阅读引导干预策略 | 第37页 |
2.批判性阅读干预策略 | 第37-39页 |
3.思维导图、地图导航等引导性干预策略 | 第39-40页 |
4.阅读笔记策略、提问式总结策略等 | 第40-41页 |
5.协作学习等活动干预策略 | 第41页 |
6.主题阅读干预策略 | 第41页 |
7.知识图谱干预策略 | 第41-42页 |
(二)干预实验设计 | 第42-47页 |
1.阅读笔记干预下的任务型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研究设计 | 第42-43页 |
2.批判性阅读策略干预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研究设计 | 第43-44页 |
3.思维导图策略干预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研究设计 | 第44页 |
4.合作学习策略干预下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研究设计 | 第44-47页 |
六、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的干预实验 | 第47-69页 |
(一)阅读笔记干预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干预研究 | 第47-52页 |
1.被试选择 | 第47-48页 |
2.实验材料 | 第48-50页 |
3.实验过程 | 第50页 |
4.实验结果 | 第50-51页 |
5.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1)阅读效果提升显著 | 第51页 |
(2)失范行为出现的频次减少 | 第51页 |
(3)浅层阅读现象得到改善 | 第51-52页 |
(二)批判性阅读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干预研究 | 第52-58页 |
1.被试选择 | 第52页 |
2.实验材料 | 第52-54页 |
3.实验过程 | 第54-55页 |
4.实验结果 | 第55-57页 |
5.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1)阅读测试结果分析 | 第57页 |
(2)能力提升效果不显著,归因分析 | 第57-58页 |
(三)思维导图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干预研究 | 第58-65页 |
1.被试选择 | 第58-59页 |
2.实验材料 | 第59-60页 |
3.实验过程 | 第60-61页 |
4.实验结果 | 第61-64页 |
(1)学生思维导图绘制方面的成果 | 第61页 |
(2)阅读测试结果 | 第61-63页 |
(3)各项能力的提升状况 | 第63-64页 |
(4)测试后问卷调查结果 | 第64页 |
5.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1)未成年人阅读能力提升呈周期性 | 第64页 |
(2)阅读记忆、理解方面提升显著,有效规避浅阅读现象.. | 第64页 |
(3)显性失范行为现象减少,有效提升阅读深度 | 第64页 |
(4)软件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也影响数字化阅读 | 第64-65页 |
(四)合作学习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行为失范干预研究 | 第65-69页 |
1.被试选择 | 第65页 |
2.实验材料 | 第65页 |
3.实验过程 | 第65页 |
4.实验结果 | 第65-67页 |
(1)阅读测试结果 | 第65-66页 |
(2)各项能力提升情况 | 第66页 |
(3)测后问卷调查结果 | 第66-67页 |
5.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1)能力提升显著,阅读成效明显,浅阅读现象得到抑制.. | 第67页 |
(2)互动过程控制困难,某些阅读失范行为出现频率增多.. | 第67-69页 |
七、结论与问题讨论 | 第69-75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9-71页 |
1.任务型阅读对阅读失范行为的影响 | 第69页 |
2.阅读效果都有明显提升,加深阅读深度,规避“浅阅读” | 第69-70页 |
3.阅读能力各方面提升较快,创新应用能力提升不明显 | 第70-71页 |
4.培养阅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矫正失范行为 | 第71页 |
(二)相关建议 | 第71-72页 |
(三)研究局限性 | 第72-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 | 第82-89页 |
附录A 使用阅读笔记的数字化阅读调查问卷 | 第82-83页 |
附录B 无阅读笔记的数字化阅读调查问卷 | 第83-84页 |
附录C 批判性阅读指导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调查 | 第84-85页 |
附录D 合作式思维导图策略下的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调查 | 第85-86页 |
附录E 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失范行为现状调查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