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第13页 |
1.3 研究的方法、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4页 |
1.3.3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经济犯罪及经济犯罪侦查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 第16-21页 |
2.1 经济犯罪的基本概念描述 | 第16页 |
2.2 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 | 第16-19页 |
2.3 经济犯罪侦查的基本特征 | 第19-21页 |
第3章 刑诉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及对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挑战 | 第21-25页 |
3.1 刑诉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3.1.1 关于证据制度的补充与完善 | 第21-22页 |
3.1.2 关于侦查措施的补充与完善 | 第22页 |
3.1.3 关于辩护制度的补充与完善 | 第22页 |
3.1.4 关于强制措施的补充与完善 | 第22-23页 |
3.2 新刑诉法实施后经济犯罪侦查工作面临的挑战 | 第23-25页 |
3.2.1 完善证据制度给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 | 第23页 |
3.2.2 限制强制措施给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 | 第23-24页 |
3.2.3 强化辩护人权利给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 | 第24-25页 |
第4章 新刑诉法实施后湖南省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7页 |
4.1 新刑诉法实施后湖南省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现状 | 第25-29页 |
4.1.1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发案率上升 | 第27页 |
4.1.2 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 | 第27-28页 |
4.1.3 金融诈骗案件出现上升趋势 | 第28页 |
4.1.4 职务侵占类经济犯罪案件比较集中 | 第28页 |
4.1.5 涉税犯罪案件的犯罪手段不断翻新 | 第28-29页 |
4.1.6 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有所下降 | 第29页 |
4.2 新刑诉法实施后湖南省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4.2.1 经济犯罪高发的态势难以遏制 | 第29-30页 |
4.2.2 打击经济犯罪的力度大幅度下降 | 第30页 |
4.2.3 侦办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效果欠佳 | 第30-31页 |
4.3 新刑诉法实施后湖南省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4.3.1 相关法律法规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 | 第31-33页 |
4.3.2 经济犯罪侦查权被割裂 | 第33页 |
4.3.3 侦查工作机制设置不健全 | 第33-34页 |
4.3.4 存在侦查理念上的偏差 | 第34-35页 |
4.3.5 湖南省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的主动性不强 | 第35-37页 |
第5章 新刑诉法实施后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对策研究 | 第37-43页 |
5.1 树立法治思想,改变执法理念 | 第37页 |
5.2 转变传统的侦查模式 | 第37-39页 |
5.2.1 强化证据意识 | 第37-38页 |
5.2.2 实现“两个转变” | 第38页 |
5.2.3 加强经济犯罪侦查的信息化与装备的现代化建设 | 第38-39页 |
5.3 正确使用强制措施 | 第39-41页 |
5.3.1 切实合理地运用强制措施,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 第39-40页 |
5.3.2 正确贯彻并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40-41页 |
5.4 积极应对辩护律师权利强化带来的挑战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