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3-19页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0.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4页 |
0.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页 |
0.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6-18页 |
0.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0.4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 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1.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19-23页 |
1.1.1 理论梳理 | 第19-21页 |
1.1.2 国外经验 | 第21-22页 |
1.1.3 农村金融发展启示 | 第22-23页 |
1.2 城乡收入差距理论 | 第23-25页 |
1.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3-24页 |
1.2.2 库兹涅茨“倒U”理论 | 第24页 |
1.2.3 政府战略与政策视角 | 第24-25页 |
1.3 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25-28页 |
1.3.1 降低贫困效应分析 | 第25页 |
1.3.2 门槛效应分析 | 第25-26页 |
1.3.3 非均衡效应分析 | 第26页 |
1.3.4 涓滴效应分析 | 第26-28页 |
2 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概况 | 第28-38页 |
2.1 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现状 | 第28-31页 |
2.1.1 辽宁省城乡收入差距趋势 | 第30-31页 |
2.2 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第31-38页 |
2.2.1 辽宁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 第31-32页 |
2.2.2 辽宁省农村金融体系概况 | 第32-36页 |
2.2.3 辽宁省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分析 | 第36页 |
2.2.4 辽宁省农村金融的特点 | 第36页 |
2.2.5 辽宁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3 实证分析 | 第38-50页 |
3.1 变量选取说明 | 第38-41页 |
3.1.1 变量选取 | 第38-40页 |
3.1.2 数据来源说明 | 第40-41页 |
3.2 理论模型 | 第41页 |
3.3 实证分析 | 第41-48页 |
3.3.1 单位根检验 | 第41-42页 |
3.3.2 协整检验 | 第42-46页 |
3.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6页 |
3.3.4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6-48页 |
3.3.5 方差分解 | 第48页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 针对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及结论展望 | 第50-53页 |
4.1 对策建议 | 第50-51页 |
4.1.1 设立更多农村金融机构并规定其贷款用途 | 第50页 |
4.1.2 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 | 第50-51页 |
4.1.3 加大政府政策帮扶力度 | 第51页 |
4.2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