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特别宽宥制度司法适用实证研究 | 第13-16页 |
一、实证分析样本来源情况说明 | 第13页 |
二、特别宽宥制度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一)特别宽宥制度情节性质认识不一 | 第13-14页 |
(二)特别宽宥制度的适用条件混乱 | 第14-15页 |
(三)特别宽宥制度量刑情节适用异化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受贿罪中特别宽宥制度的内容 | 第16-28页 |
一、法定量刑情节亦或酌定量刑情节 | 第16-18页 |
二、特别宽宥制度的适用条件及其关系 | 第18-21页 |
(一)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三者是并列关系而非选择关系 | 第18-19页 |
(二)特别宽宥制度各适用条件在量刑从宽的力度上呈递减趋势 | 第19-21页 |
三、特别宽宥制度各适用条件的具体内涵 | 第21-28页 |
(一)提起公诉前 | 第21页 |
(二)如实供诉自己罪行 | 第21-22页 |
(三)真诚悔罪 | 第22-23页 |
(四)积极退赃 | 第23-25页 |
(五)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受贿罪中特别宽宥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28-35页 |
一、特别宽宥制度的体系性协调问题 | 第28-32页 |
(一)特别宽宥制度是否突破刑法总则 | 第28-29页 |
(二)特别宽宥制度与自首、坦白、立功的区别 | 第29-32页 |
二、特别宽宥制度与平等适用原则 | 第32-35页 |
(一)作为“立法特权”的酌定情节法定化 | 第32-33页 |
(二)酌定情节法定化的路径选择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