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新写实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生成语境 | 第17-29页 |
第一节 知识者说:士者何为?家园何处? | 第17-21页 |
一、士者何为? | 第17-20页 |
二、家园何处?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自由与焦虑:八十年代末文学场域的知识者言说空间 | 第21-23页 |
一、启蒙精神的式微与私人话语的狂欢 | 第21-22页 |
二、自由的言说空间与寸步难行的现实生活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众声喧哗走向混沌:文学场域中的“新写实小说” | 第23-29页 |
一、文学场中出版策划与“新写实小说”的身份认同 | 第24-26页 |
二、“新写实”的两种言说题材:热闹的都市与遮蔽的乡村 | 第26-29页 |
第二章 知识分子形象与文学话语场的互动共生 | 第29-43页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话语场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概述 | 第29-32页 |
一、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的盛世狂欢 | 第30-31页 |
二、80年代末90年代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选择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 | 第32-40页 |
一、众人皆醉我独醒:无处逃遁的“流亡者” | 第32-35页 |
二、“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错位焦虑:迷惘、分裂的坚守者 | 第35-37页 |
三、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世俗化的“新市民” | 第37-40页 |
第三节 知识分子与市民:参照性互补的双向弥合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作家姿态与知识分子形象意义的修辞建构 | 第43-61页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与叙事姿态 | 第43-51页 |
一、知识分子身份的多重写作 | 第44-47页 |
二、知识分子精神的民间立场 | 第47-49页 |
三、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市民化倾向 | 第49-51页 |
第二节 知识分子形象的修辞建构 | 第51-61页 |
一、空间隐喻与知识分子身份想象 | 第51-56页 |
二、话语建构与知识分子形象意义 | 第56-61页 |
结语 魂归何处:知识分子的价值守望与质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