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博弈论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2.2 安全协作现状 | 第14-17页 |
1.2.3 基于博弈论的无线安全协作现状 | 第17-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博弈论相关知识 | 第23-34页 |
2.1 概述 | 第23-24页 |
2.2 策略型博弈 | 第24-30页 |
2.2.1 策略型博弈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2.2.2 拍卖博弈 | 第25-30页 |
2.3 展开型博弈 | 第30-33页 |
2.3.1 展开型博弈基本概念 | 第30-31页 |
2.3.2 斯塔伯格模型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物理层安全协作 | 第34-42页 |
3.1 友好中继安全协作 | 第34-38页 |
3.1.1 基本模型 | 第34-35页 |
3.1.2 中继编码方案 | 第35-37页 |
3.1.3 可达安全速率 | 第37-38页 |
3.2 友好干扰安全协作 | 第38-40页 |
3.2.1 基本模型 | 第38页 |
3.2.2 可达安全速率 | 第38-39页 |
3.2.3 多个窃听者 | 第39-40页 |
3.3 两种协作方案的比较 | 第40页 |
3.4 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于双层博弈的单次用户接入的认知无线网络安全协作 | 第42-62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安全系统模型 | 第43-47页 |
4.3 基础的斯塔伯格博弈 | 第47-50页 |
4.3.1 安全协作条件 | 第47-48页 |
4.3.2 斯塔伯格均衡 | 第48-50页 |
4.3.3 胜出者的选择 | 第50页 |
4.4 双层博弈 | 第50-56页 |
4.4.1 双层博弈基本概念 | 第50页 |
4.4.2 第二价格拍卖博弈模型 | 第50-51页 |
4.4.3 占优策略均衡 | 第51-52页 |
4.4.4 胜出者的功率选择 | 第52-56页 |
4.4.5 斯塔伯格均衡 | 第56页 |
4.5 仿真 | 第56-60页 |
4.6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基于双层博弈的多次用户接入的认知无线网络安全协作 | 第62-89页 |
5.1 引言 | 第62-63页 |
5.2 安全系统模型 | 第63-67页 |
5.3 斯塔伯格博弈穷举方案 | 第67-70页 |
5.3.1 安全协作条件 | 第68-69页 |
5.3.2 斯塔伯格均衡 | 第69-70页 |
5.3.3 胜出者的选择 | 第70页 |
5.3.4 计算复杂度 | 第70页 |
5.4 斯塔伯格博弈次优方案 | 第70-72页 |
5.4.1 友好中继的选择 | 第71页 |
5.4.2 斯塔伯格博弈 | 第71页 |
5.4.3 计算复杂度 | 第71-72页 |
5.5 双层博弈穷举方案 | 第72-75页 |
5.5.1 双层博弈基本概念 | 第72页 |
5.5.2 功率控制博弈 | 第72-74页 |
5.5.3 斯塔伯格均衡 | 第74-75页 |
5.5.4 计算复杂度 | 第75页 |
5.6 双层博弈次优方案 | 第75-78页 |
5.6.1 友好中继和友好干扰者的选择 | 第76-77页 |
5.6.2 双层博弈 | 第77-78页 |
5.6.3 计算复杂度 | 第78页 |
5.7 仿真 | 第78-83页 |
5.8 小结 | 第83-85页 |
附录 5.1定理5.1的证明 | 第85-86页 |
附录 5.2定理5.2的证明 | 第86-89页 |
第六章 基于拍卖的“化敌为友”的认知无线网络安全协作 | 第89-119页 |
6.1 引言 | 第89-90页 |
6.2 安全系统模型 | 第90-92页 |
6.3 博弈模型 | 第92-93页 |
6.4 安全协作条件 | 第93-97页 |
6.5 占优策略均衡 | 第97-98页 |
6.6 胜出者的功率选择 | 第98-102页 |
6.6.1 传统的第二价格拍卖 | 第98-99页 |
6.6.2 改进的第二价格拍卖 | 第99-102页 |
6.7 信令复杂度分析 | 第102页 |
6.8 仿真 | 第102-109页 |
6.9 小结 | 第109-110页 |
附录 6.1定理6.1的证明 | 第110-114页 |
附录 6.2定理6.2的证明 | 第114-11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3页 |
7.1 总结 | 第119-121页 |
7.2 展望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1页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