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AM菌根化田菁中独脚金内酯互作信号分子研究

摘要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1页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7-8页
        1.1 选题背景第7页
        1.2 研究意义第7-8页
    2、独脚金内酯的研究现状第8-15页
        2.1 独脚金内酯的发现第8页
        2.2 独脚金内酯的结构第8-9页
        2.3 独脚金内酯的合成第9-10页
        2.4 独脚金内酯的分析鉴定技术第10-12页
        2.5 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学功能第12-15页
    3、盐胁迫下信号分子H_2O_2与脱落酸的调节作用第15-18页
        3.1 H_2O_2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3.2 脱落酸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4、研究内容第18-19页
    5、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田菁独脚金内酯的检测及初步鉴定第21-36页
    1、试验仪器、试剂与方法第22-26页
        1.1 试验仪器第22页
        1.2 试验试剂第22页
        1.3 田菁幼苗培养第22-23页
        1.4 独脚金内酯的萃取第23-24页
        1.5 列当种子发芽试验第24页
        1.6 GR24、田菁独脚金内酯萃取物的分析第24-25页
        1.7 数据分析第25-26页
    2、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2.1 田菁萃取物刺激列当种子发芽试验第26页
        2.2 不同磷浓度对田菁萃取物刺激列当种子发芽的影响第26-27页
        2.3 田菁萃取物的液质联用分析第27-34页
    3、讨论第34-36页
第三章 H_2O_2和SLs介导了丛枝菌根真菌诱导的田菁耐盐性第36-51页
    1、试验仪器、试剂与方法第36-39页
        1.1 试验仪器第36页
        1.2 试验试剂第36-37页
        1.3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37页
        1.4 植物生物量和光和参数第37-38页
        1.5 独脚金内酯的HPLC-MS-MS分析与发芽试验第38页
        1.6 H_2O_2和NADPH氧化酶的测定第38-39页
        1.7 数据分析第39页
    2、结果与分析第39-49页
        2.1 独脚金内酯提高了菌根化田菁幼苗的耐盐性第39-43页
        2.2 过氧化氢和独脚金内酯之间的相互调节第43-46页
        2.3 过氧化氢介导了独脚金内酯诱导的田菁耐盐性第46-49页
    3、讨论第49-51页
第四章 ABA介导了过氧化氢和独脚金内酯诱导的AM菌根化田菁的耐盐性第51-64页
    1、试验仪器、试剂与方法第51-53页
        1.1 试验仪器第51页
        1.2 试验试剂第51-52页
        1.3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52页
        1.4 植物生物量和光和参数第52页
        1.5 独脚金内酯HPLC-MS-MS分析与发芽试验第52页
        1.6 H_2O_2的测定第52页
        1.7 ABA的萃取及HPLC分析第52-53页
        1.8 数据分析第53页
    2、结果与分析第53-61页
        2.1 脱落酸和独脚金内酯之间的相互调节第53-56页
        2.2 ABA与过氧化氢在SL诱导田菁耐盐途径中的关系第56-59页
        2.3 ABA介导了独脚金内酯诱导的田菁耐盐性第59-61页
    3、讨论第61-64页
全文总结第64页
研究创新点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Abstract第74-75页
附录第76-80页
作者简介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esiduals and Influence in Nonlinear Regression for Repeated Measurement Data
下一篇:免疫磁性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其快速分离检验单增李斯特菌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