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冻融循环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与钢筋黏结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8-24页
        1.2.1 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2 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研究现状第20-22页
        1.2.3 冻融损伤后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4 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23-24页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24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冻融损伤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27-42页
    2.1 试验概况第27-30页
        2.1.1 试验原材料第27-28页
        2.1.2 试验配合比第28-29页
        2.1.3 试件制备与养护第29页
        2.1.4 试验加载与量测第29-30页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0-40页
        2.2.1 冻融损伤试验现象第30-32页
        2.2.2 冻融损伤后再生混凝土的电镜扫描分析第32-36页
        2.2.3 冻融损伤后抗压强度的损失第36-37页
        2.2.4 冻融损伤后质量的损失第37-38页
        2.2.5 冻融损伤后动弹性模量的损失第38-40页
    2.3 冻融损伤模型第40-41页
        2.3.1 抗压强度损伤模型第40页
        2.3.2 质量损失损伤模型第40-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冻融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中心拔出试验研究第42-79页
    3.1 试验概况第42-45页
        3.1.1 试验材料第42页
        3.1.2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42-45页
        3.1.3 加载与量测第45页
    3.2 试验结果第45-52页
        3.2.1 试验现象第45-46页
        3.2.2 试验结果第46-52页
    3.3 冻融循环后荷载~滑移关系曲线第52-56页
        3.3.1 不同锚固长度对试件自由端荷载~滑移曲线影响第53页
        3.3.2 不同保护层厚度对试件自由端荷载~滑移曲线影响第53-54页
        3.3.3 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的自由端荷载~滑移曲线第54-55页
        3.3.4 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的加载端荷载~滑移曲线第55-56页
    3.4 试验分析第56-69页
        3.4.1 钢筋应变第56-58页
        3.4.2 再生混凝土应变第58-59页
        3.4.3 黏结应力沿锚固长度变化规律第59-62页
        3.4.4 相对滑移量沿锚固长度分布第62-64页
        3.4.5 加载端荷载~滑移曲线验证第64-66页
        3.4.6 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锚固特征值的统计回归第66-69页
    3.5 冻融损伤后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第69-75页
        3.5.1 锚固段内不同锚固位置处黏结~滑移曲线第69-71页
        3.5.2 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第71-72页
        3.5.3 平均黏结~滑移关系第72-73页
        3.5.4 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第73-75页
    3.6 破坏机理分析第75-77页
        3.6.1 冻融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退化机理分析第75-76页
        3.6.2 冻融后界面化学胶着力的微观分析第76-77页
    3.7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四章 冻融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梁式试验研究第79-113页
    4.1 试验概况第79-82页
        4.1.1 试件设计第79-81页
        4.1.2 试验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案第81-82页
        4.1.3 量测内容及方法第82页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2-87页
        4.2.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第82-86页
        4.2.2 破坏机理分析第86-87页
    4.3 试验曲线分析第87-96页
        4.3.1 荷载~滑移曲线第87-95页
        4.3.2 梁式试验荷载~挠度曲线第95-96页
    4.4 黏结应力沿锚固长度变化规律第96-99页
    4.5 极限黏结应力第99-100页
    4.6 平均黏结应力与平均滑移的关系第100-103页
    4.7 冻融损伤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第103-109页
        4.7.1 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第103-105页
        4.7.2 黏结~滑移位置函数第105-109页
    4.8 中心拔出试件与半梁试件对比分析第109-111页
        4.8.1 位置函数对比分析第109页
        4.8.2 极限黏结强度对比分析第109-110页
        4.8.3 滑移曲线对比分析第110-111页
    4.9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五章 再生混凝土冻融后与钢筋黏结性能数值模拟第113-127页
    5.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理论第113-114页
        5.1.1 有限元模型选取第113页
        5.1.2 再生混凝土破坏准则第113-114页
    5.2 单元类型与参数设置第114-117页
        5.2.1 单元类型选取第114-115页
        5.2.2 实常数设定第115-116页
        5.2.3 材料本构第116-117页
    5.3 中心拔出试件黏结~滑移性能的数值模拟第117-126页
        5.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17页
        5.3.2 有限元结果与分析第117-122页
        5.3.3 钢筋应变~锚固位置关系曲线第122-125页
        5.3.4 不同钢筋直径的荷载~滑移曲线第125-126页
    5.4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7-130页
    6.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第127-128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28页
    6.3 问题与展望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致谢第136-13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座椅高静低动刚度非线性隔振方法与技术研究
下一篇:锂/钠离子电容器纳米结构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器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