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1页 |
1.1 量子通信原理 | 第12-14页 |
1.1.1 量子密钥分发 | 第12-13页 |
1.1.2 量子隐形传态 | 第13-14页 |
1.2 量子通信组网与应用 | 第14-18页 |
1.2.1 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原理 | 第14-15页 |
1.2.2 量子通信网络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2.3 量子通信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1.3 实用化量子通信的突破方向 | 第18-19页 |
1.4 论文结构简介 | 第19-21页 |
第2章 自旋-核系综演化 | 第21-62页 |
2.1 量子点简介 | 第21-30页 |
2.1.1 半导体中电子的动力学简介 | 第21-22页 |
2.1.2 量子点模型和基本结构 | 第22-25页 |
2.1.3 量子点中的时间 | 第25-27页 |
2.1.4 量子点的操控手段 | 第27-29页 |
2.1.5 量子点的应用意义 | 第29-30页 |
2.2 量子点自旋演化的既有研究方法与局限 | 第30-43页 |
2.2.1 超精细接触相互作用-Fermi Contact Interaction (FCI) | 第30-33页 |
2.2.2 核系综极化的相关实验 | 第33-37页 |
2.2.3 Overhauser场近似法 | 第37页 |
2.2.4 Laplace变换法 | 第37-40页 |
2.2.5 广义主方程法 | 第40-43页 |
2.2.6 数值模拟法 | 第43页 |
2.3 哈密顿量分块对角化方法 | 第43-61页 |
2.3.1 群论及表示 | 第44-51页 |
2.3.2 不变子空间 | 第51-54页 |
2.3.3 自旋-核系综演化 | 第54-61页 |
2.4 总结及后续工作 | 第61-62页 |
第3章 量子通信组网结构及其能力 | 第62-80页 |
3.1 支撑技术及需求模型 | 第62-67页 |
3.1.1 点对点量子密钥分发链路 | 第62-63页 |
3.1.2 量子密钥分发链路交换 | 第63-64页 |
3.1.3 密钥需求模型 | 第64-65页 |
3.1.4 语音业务模型 | 第65-67页 |
3.2 组网结构及其能力 | 第67-77页 |
3.2.1 纯光交换Ⅰ——无呼损 | 第68-70页 |
3.2.2 纯光交换Ⅱ——小呼损 | 第70-73页 |
3.2.3 可信中继交换 | 第73-74页 |
3.2.4 联合交换Ⅰ——无存储 | 第74-75页 |
3.2.5 联合交换Ⅱ——有限存储 | 第75-77页 |
3.3 现场应用及分析 | 第77-79页 |
3.4 总结及后续工作 | 第79-80页 |
第4章 量子通信网络功能设计与故障、安全分析 | 第80-96页 |
4.1 系统故障概率的数学模型 | 第80-88页 |
4.1.1 独立单元故障率 | 第81-84页 |
4.1.2 关联发生故障率 | 第84-88页 |
4.2 系统安全性关联结构 | 第88-91页 |
4.2.1 量子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树 | 第89-90页 |
4.2.2 QKD环节安全性的综合分析 | 第90-91页 |
4.3 量子通信系统设计案例 | 第91-95页 |
4.4 总结及后续工作 | 第95-9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