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介孔TiO_2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2.1 介孔TiO_2的制备研究 | 第10-14页 |
1.2.2 介孔TiO_2的应用 | 第14页 |
1.3 卟啉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卟啉简介 | 第14-15页 |
1.3.2 卟啉敏化TiO_2的光催化研究 | 第15-18页 |
1.4 本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新型酯基卟啉,羧基卟啉及其金属卟啉的合成与表征 | 第20-48页 |
2.1 引言 | 第20-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31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3 酯基卟啉H_2Pp(1,2,3,4)的合成 | 第23-26页 |
2.2.4 金属酯基卟啉CuPp(1a,2a,3a,4a),ZnPp(2a),CoPp(2a)的合成 | 第26-29页 |
2.2.5 金属羧基卟啉CuPp(1b,2b,3b,4b),ZnPp(2b),CoPp(2b)的合成 | 第29-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6页 |
2.3.1 质谱分析 | 第31-37页 |
2.3.2 ~1H-NMR谱分析 | 第37-40页 |
2.3.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3页 |
2.3.4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43-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介孔TiO_2及其复合光催化剂CuPp/TiO_2的制备与表征 | 第48-68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3.2.3 介孔TiO_2的制备 | 第50-51页 |
3.2.3.1 不同模板下介孔TiO_2的制备 | 第50-51页 |
3.2.3.2 不同TBT:H_2O下介孔TiO_2的制备 | 第51页 |
3.2.3.3 介孔TiO_2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制备 | 第51页 |
3.2.4 复合催化剂CuPp/TiO_2的制备 | 第51-52页 |
3.2.5 光催化性质及其催化稳定性的测定 | 第52-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6页 |
3.3.1 介孔TiO_2及其复合催化剂CuPp/TiO_2的形貌分析 | 第53-56页 |
3.3.1.1 介孔Ti_O2和CuPp/TiO_2的SEM分析 | 第53-55页 |
3.3.1.2 催化剂CuPp/TiO_2的TEM分析 | 第55-56页 |
3.3.2 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56-58页 |
3.3.3 XRD谱分析 | 第58-60页 |
3.3.4 固体紫外漫反射谱分析 | 第60页 |
3.3.5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2页 |
3.3.6 荧光光谱分析 | 第62-64页 |
3.3.7 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64-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新型复合催化剂MPp-TiO_2的水热制备与表征 | 第68-88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9-71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69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9-70页 |
4.2.3 新型复合催化剂MPp-TiO_2的制备 | 第70-71页 |
4.2.3.1 CuPp(1a,2a,3a,4a,1b,2b,3b,4b)-TiO2,ZnPp(2b)-TiO_2,CoPp(2b)-TiO_2的制备 | 第70页 |
4.2.3.2 不同pH下CuPp(2b)-TiO_2的制备 | 第70页 |
4.2.3.3 不同水热温度下CuPp(2b)-TiO_2的制备 | 第70-7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1-87页 |
4.3.1 合成过程分析 | 第71-72页 |
4.3.2 催化剂的形貌分析 | 第72-75页 |
4.3.2.1 催化剂的SEM分析 | 第72-74页 |
4.3.2.2 复合催化剂的TEM分析 | 第74-75页 |
4.3.3 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75-78页 |
4.3.4 XRD谱分析 | 第78-80页 |
4.3.5 固体紫外漫反射谱分析 | 第80-81页 |
4.3.6 红外光谱分析 | 第81-83页 |
4.3.7 荧光光谱分析 | 第83-84页 |
4.3.8 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84-8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88-89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