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染色质变构因子DDM1对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功能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1 前言第13-33页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32页
        1.2.1 表观遗传学的概念第13-14页
        1.2.2 表观修饰第14-25页
            1.2.2.1 DNA甲基化第15-21页
            1.2.2.2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第21-25页
        1.2.3 染色质变构因子第25-27页
        1.2.4 表观调控第27-29页
        1.2.5 跨代表观遗传第29-32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2-3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3-39页
    2.1 实验材料第33-34页
        2.1.1 水稻材料第33页
        2.1.2 菌株第33页
        2.1.3 质粒第33页
        2.1.4 抗体第33-34页
        2.1.5 基因序列信息获取和分析第34页
    2.2 实验方法第34-39页
        2.2.1 载体构建第34页
        2.2.2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34页
        2.2.3 水稻叶片DNA抽提第34页
        2.2.4 RNA抽提第34-35页
        2.2.5 原核蛋白表达、纯化第35页
        2.2.6 花粉碘-碘化钾染色第35页
        2.2.7 组蛋白抽提第35页
        2.2.8 Hispull down第35-36页
        2.2.9 Western杂交第36页
        2.2.10 realtime-qPCR第36页
        2.2.11 GUS染色第36-37页
        2.2.12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检测DNA甲基化第37页
        2.2.13 重亚硫酸盐测序(BS-seq)及数据分析第37页
        2.2.14 DMC、DMR、DMG的鉴定第37页
        2.2.15 小RNA测序(sRNA-seq)数据分析第37-38页
        2.2.16 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分析第38页
        2.2.17 LC-MS测量野生型和突变体基因组总体DNA甲基化水平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87页
    3.1 OsDDM1维持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功能分析第39-82页
        3.1.1 OsDDM1a和OsDDM1b两个基因非常同源,存在功能冗余第39-43页
        3.1.2 osddm1a、osddm1b突变体的鉴定及双突变体的构建第43-45页
        3.1.3 osddm1a/1b双突变体存在严重的生长发育缺陷第45-48页
        3.1.4 osddm1a/1b双突变体基因组DNA甲基化降低第48-51页
        3.1.5 BS-seq分析osddm1a、osddm1a和双突变体DNA甲基化第51-58页
        3.1.6 OsDDM1维持非转座子基因的CG、CHG、CHH甲基化第58页
        3.1.7 OsDDM1维持TE-related genes和TEs的CG、CHG甲基化,抑制长的TEs的CHH甲基化第58-64页
        3.1.8 OsDDM1突变体差异甲基化分析第64-67页
        3.1.9 OsDDM1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第67-71页
        3.1.10 OsDDM1突变对sRNA表达的影响第71-76页
        3.1.11 osddm1a/1b突变体中增加的CHH甲基化是通过DRM2介导的第76-82页
    3.2 OsDDM1和CHR729共同调控苗期芽的产生第82-85页
    3.3 表观重组自交系的构建第85-87页
4 讨论第87-94页
    4.1 水稻染色体上CHH甲基化和CG、CHG甲基化的分布不一致第87-89页
    4.2 水稻OsDDM1在CHH甲基化维持途径上扮演的角色第89-90页
    4.3 水稻osddm1a/1b突变体CHH甲基化和sRNA变化呈正相关第90-91页
    4.4 水稻osddm1a/1b突变体着丝粒CHH甲基化的增加对突变体着丝粒功能的影响第91-92页
    4.5 DNA混和池BS-seq克隆表观等位基因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7页
附录第107-116页
    附录 Ⅰ 本研究中用到的引物信息第107-112页
    附录 Ⅱ 部分实验操作步骤介绍第112-116页
        protocol Ⅰ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112-114页
        protocol Ⅱ 高质量叶片基因组DNA抽提第114页
        protocol Ⅲ 亚硫酸盐测序(Bisulfite-sequencing)第114-115页
        Protocol Ⅳ McrBC-PCR第115页
        Protocol IIV LC-MS测量基因组总体DNA甲基化第115-116页
作者简介第116页
已发表的论文第116页
会议摘要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巨细胞病毒miRNA调控病毒潜伏感染及SIRPα在As2O3诱导早幼粒细胞凋亡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股骨头坏死CXCL13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及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