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读者工作论文--文献检索论文

信息社会中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以苏州市三类高校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序言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第9-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页
        1.4.1 问卷调查法第11页
        1.4.2 访谈调查法第11页
    1.5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2.1 信息素养的概念第12-14页
        2.1.1 国外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第12-13页
        2.1.2 国内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第13-14页
        2.1.3 本文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第14页
    2.2 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第14-20页
        2.2.1 国外研究中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第14-15页
        2.2.2 国内研究中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第15页
        2.2.3 本文对于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的界定第15-20页
    2.3 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第20-23页
        2.3.1 国外研究中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第20-21页
        2.3.2 国内研究中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第21-23页
        2.3.3 本文对于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界定第23页
    2.4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现状第23-26页
第三章 调查过程说明第26-29页
    3.1 调查对象第26-27页
    3.2 调查目的第27页
    3.3 调查方法说明第27-28页
    3.4 对统计分析方法的说明第28-29页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9-44页
    4.1 个人基本信息统计结果第29-30页
    4.2 信息意识统计结果分析第30-32页
    4.3 信息知识统计结果分析第32-35页
    4.4 信息能力统计结果分析第35-37页
    4.5 信息道德统计结果分析第37-38页
    4.6 苏州市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性分析第38-41页
    4.7 苏州市大学生信息素养访谈结果第41-44页
第五章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存问题的讨论第44-48页
    5.1 信息意识存在的问题第44页
    5.2 信息知识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5.3 信息能力存在的问题第45页
    5.4 信息道德存在的问题第45-46页
    5.5 大学生信息素养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48页
第六章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第48-53页
    6.1 大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第48-49页
    6.2 高校应该加强对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第49-51页
    6.3 社会应该加强对信息环境的监管第51-53页
总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第58-59页
附录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P化运营视角下的A出版社运营模式研究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校园内联盟企业自提柜的选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