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抗滑桩混凝土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抗滑桩的发展及其现状第12-14页
        1.2.2 抗滑桩裂缝发展及其现状第14-16页
        1.2.3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抗滑桩裂缝宽度计算第18-29页
    2.1 裂缝宽度计算理论第18-24页
        2.1.1 粘结滑移理论第18-20页
        2.1.2 无滑移理论第20-22页
        2.1.3 综合裂缝理论第22-23页
        2.1.4 统计理论第23-24页
    2.2 抗滑桩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第24-28页
        2.2.1 美国ACI318计算公式第24页
        2.2.2 欧洲CEB-FIP计算公式第24-25页
        2.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公式第25-27页
        2.2.4 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27页
        2.2.5 各公式总结对比第27-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模型试验方案第29-36页
    3.1 试验概况第29页
    3.2 试验设计第29-36页
        3.2.1 试验装置设计第30-33页
        3.2.2 试验装置制作第33-34页
        3.2.3 加载方案第34-35页
        3.2.4 观测记录第35页
        3.2.5 试验步骤第35-36页
第四章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第36-55页
    4.1 1.6m桩试验结果第36-41页
        4.1.1 MTS伺服器位移与推力变化过程第36-37页
        4.1.2 钢筋拉力的变化过程第37-38页
        4.1.3 桩顶位移的变化过程第38页
        4.1.4 桩体表面应变的变化过程第38-39页
        4.1.5 桩体裂缝扩展过程第39-41页
        4.1.6 桩体破坏情况第41页
    4.2 1.8m桩试验结果第41-47页
        4.2.1 MTS伺服器位移与推力变化过程第41-43页
        4.2.2 钢筋拉力的变化过程第43页
        4.2.3 桩顶位移的变化过程第43-44页
        4.2.4 桩体表面应变的变化过程第44-45页
        4.2.5 桩体裂缝扩展过程第45-47页
        4.2.6 桩体破坏情况第47页
    4.3 2.0m桩试验结果第47-52页
        4.3.1 MTS伺服器位移与推力变化过程第47-48页
        4.3.2 钢筋拉力的变化过程第48-49页
        4.3.3 桩顶位移的变化过程第49-50页
        4.3.4 桩体表面应变的变化过程第50-51页
        4.3.5 桩体裂缝扩展过程第51-52页
        4.3.6 桩体破坏情况第52页
    4.4 抗滑桩裂缝开展规律分析第52-53页
        4.4.1 桩体破坏情况对比第52-53页
        4.4.2 桩体裂缝分布对比第53页
        4.4.3 桩体裂缝发展规律对比第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抗滑桩裂缝扩展规律有限元分析第55-75页
    5.1ABAQUS简介第55-56页
    5.2 扩展有限元的基本理论第56-59页
        5.2.1 水平集方法对裂缝的描述第56-58页
        5.2.2 ABAQUS收敛问题第58-59页
    5.3 抗滑桩有限元模型第59-62页
        5.3.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第59-60页
        5.3.2 弹簧单元第60页
        5.3.3 桩土模型第60页
        5.3.4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有限元模型第60-62页
    5.4 模型的建立第62-64页
        5.4.1 建立部件第62页
        5.4.2 施加荷载和定义边界条件第62-63页
        5.4.3 划分网格第63页
        5.4.4 相关参数第63-64页
    5.5 数值模拟与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第64-73页
        5.5.1 抗滑桩钢筋内力分析第64-65页
        5.5.2 抗滑桩桩顶位移分析第65-67页
        5.5.3 抗滑桩裂缝扩展分析第67-73页
    5.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主要结论第75-76页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崖式建筑艺术研究
下一篇:扩孔对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传力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