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溢油应急管理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1 溢油 | 第16页 |
2.1.2 应急管理 | 第16页 |
2.1.3 溢油应急管理 | 第16-17页 |
2.2 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公共危机治理 | 第17-18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沧州海域溢油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43页 |
3.1 沧州海域概况 | 第20-28页 |
3.1.1 港口情况 | 第20-24页 |
3.1.2 船舶通航情况 | 第24-25页 |
3.1.3 沧州海域溢油污染情况分析 | 第25-28页 |
3.2 沧州海域溢油应急管理举措 | 第28-35页 |
3.2.1 配备溢油相关设施设备 | 第28-29页 |
3.2.2 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 | 第29-31页 |
3.2.3 完善并落实溢油应急预案 | 第31-32页 |
3.2.4 成立船舶污染作业清除单位 | 第32页 |
3.2.5 推动应急能力规划建设 | 第32-33页 |
3.2.6 积极应对辖区溢油污染 | 第33-35页 |
3.3 溢油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9页 |
3.3.1 部门协作机制不够畅通 | 第36页 |
3.3.2 缺少溢油应急管理专项资金 | 第36-37页 |
3.3.3 应急设备配备不足 | 第37-38页 |
3.3.4 溢油应急人员数量规模及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 第38-39页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3.4.1 政府对溢油危机重视程度不够 | 第39-40页 |
3.4.2 企业对溢油应急建设投入不足 | 第40-41页 |
3.4.3 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 第41-42页 |
3.4.4 政策宣传和引导力度不够 | 第42-43页 |
第4章 国外国内其它地区溢油应急管理经验借鉴 | 第43-49页 |
4.1 国外及国内其它地区溢油应急管理的情况 | 第43-48页 |
4.1.1 国外发达国家溢油管理情况 | 第43-44页 |
4.1.2 国内其它地区溢油应急管理情况 | 第44-48页 |
4.2 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溢油管理经验启示 | 第48-49页 |
4.2.1 构建多元共治管理模式 | 第48页 |
4.2.2 充分配备现代化应急设备 | 第48-49页 |
第5章 沧州海域加强溢油应急管理的对策 | 第49-60页 |
5.1 完善应急协作机制 | 第49-52页 |
5.1.1 健全领导机构 | 第49页 |
5.1.2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 第49-50页 |
5.1.3 健全支持保障机制 | 第50-52页 |
5.2 配备应急信息系统 | 第52-53页 |
5.2.1 完善溢油监测系统 | 第52-53页 |
5.2.2 配备溢油辅助决策系统 | 第53页 |
5.3 完善应急设备设施 | 第53-55页 |
5.3.1 建设应急设备库 | 第53-54页 |
5.3.2 推动应急船舶建设 | 第54页 |
5.3.3 建设应急码头及相关配套设施 | 第54-55页 |
5.3.4 配备溢油应急指挥车 | 第55页 |
5.4 健全应急队伍体系 | 第55-58页 |
5.4.1 组建专家应急队伍 | 第55-56页 |
5.4.2 建设专业化应急队伍 | 第56-57页 |
5.4.3 组建兼职应急队伍 | 第57页 |
5.4.4 加强溢油应急实战演练管理 | 第57-58页 |
5.5 开展溢油应急管理宣传 | 第58-60页 |
5.5.1 突出重点对象宣传 | 第59页 |
5.5.2 强化对港航企业的法律宣传 | 第59页 |
5.5.3 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开展宣传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