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SIFT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人脸识别研究现状分析第11-14页
        1.2.1 人脸识别发展的三个阶段第11-12页
        1.2.2 国内外人脸识别商业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3 多姿态人脸识别面临的挑战第14页
    1.3 多姿态人脸识别系统框架第14-16页
    1.4 常用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方法第16-18页
    1.5 人脸数据库介绍第18-20页
        1.5.1 ExtendedYaleDatabaseB(EYDB)第18-19页
        1.5.2 HeadPoseImageDatabase(HPID)第19页
        1.5.3 OlivettiResearchLaboratory(ORL)第19-20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基于SIFT算法的人脸特征提取第21-38页
    2.1 尺度空间理论第21-25页
        2.1.1 高斯尺度空间第21-22页
        2.1.2 图像金字塔第22-25页
    2.2 SIFT算法相关原理第25-32页
        2.2.1 DoG尺度空间极值点检测第25-26页
        2.2.2 极值点的精确定位第26-28页
        2.2.3 关键点方向参数的确定第28-30页
        2.2.4 SIFT描述子的生成第30-31页
        2.2.5 SIFT描述子匹配第31-32页
    2.3 基于SIFT的多姿态人脸图像识别仿真实验第32-37页
        2.3.1 确定SIFT关键参数值第32-34页
        2.3.2 实验一:尺度缩放第34页
        2.3.3 实验二:图像旋转第34-35页
        2.3.4 实验三:光照变化第35-36页
        2.3.5 实验四:遮挡条件第36-37页
        2.3.6 实验五:姿态变化第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基于相位一致性的SIFT算法第38-48页
    3.1 相位一致性理论第38-41页
    3.2 结合相位一致性的SIFT特征筛选第41-42页
    3.3 基于相位一致性的SIFT算法流程第42-43页
    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3-47页
        3.4.1 确定相位一致性参数值第43-44页
        3.4.2 特征筛选仿真实验第44-45页
        3.4.3 改进匹配效果对比第45-47页
        3.4.4 综合性能对比第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基于改进SIFT算法的多姿态人脸识别第48-55页
    4.1 基于改进SIFT算法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框架第48-49页
    4.2 融合稀疏表示方法消除冗余特征第49-52页
        4.2.1 稀疏表示理论第49-50页
        4.2.2 基于稀疏表示的SIFT特征降维第50-52页
    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2-54页
        4.3.1 ORL人脸数据库第52-53页
        4.3.2 HPID人脸数据库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高精度零件尺寸检测系统研究及实现
下一篇:船舶舱外视频监控图像去雾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