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咖啡因抑制人体急性痛模型针刺镇痛效应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1-12页
引言第12-15页
临床研究第15-47页
    1.伦理审核第15页
    2.研究对象第15-17页
        2.1 研究对象来源第15页
        2.2 纳入标准第15页
        2.3 排除标准第15-16页
        2.4 剔除与脱落标准第16页
        2.5 剔除与脱落受试者的处理第16页
        2.6 研究病例的中止第16-17页
    3.研究设备及材料第17-18页
        3.1 仪器设备第17页
        3.2 试验材料和试剂第17-18页
    4.研究方法第18-29页
        4.1 试验设计第18页
        4.2 样本含量第18页
        4.3 随机方法第18页
        4.4 盲法设计第18页
        4.5 干预措施第18-20页
            4.5.1 分组第18-19页
            4.5.2 人体急性痛模型第19页
            4.5.3 咖啡因摄入方法第19页
            4.5.4 针刺干预第19-20页
        4.6 观察指标第20-25页
            4.6.1 基本情况第20页
            4.6.2 疗效评价指标第20-21页
            4.6.3 血浆中咖啡因含量第21-23页
            4.6.4 血浆中副黄嘌呤含量第23-25页
            4.6.5 安全性指标第25页
        4.7 不良事件的观察第25-26页
            4.7.1 不良反应第25页
            4.7.2 咖啡因不良反应关系判断第25-26页
            4.7.3 不良事件的处理第26页
        4.8 收益与风险第26-27页
        4.9 受试者权益保护第27页
        4.10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27-29页
            4.10.1 数据记录第27-28页
            4.10.2 数据统计分析内容第28页
            4.10.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28-29页
    5.结果与分析第29-47页
        5.1 三组受试者完成情况第29页
        5.2 基线比较第29-30页
            5.2.1 性别比较第29页
            5.2.2 身高、体重、年龄比较第29-30页
        5.3 不同剂量咖啡因对人体急性痛模型针刺镇痛的影响第30-39页
            5.3.1 左侧足三里穴痛阈变化情况第30-33页
            5.3.2 左侧合谷穴痛阈变化情况第33-36页
            5.3.3 右侧足三里穴痛阈变化情况第36-39页
        5.4 三组受试者血浆中咖啡因含量比较第39-42页
        5.5 三组血浆中副黄嘌呤含量比较第42-45页
        5.6 痛阈和副黄嘌呤浓度的相关性第45-47页
讨论第47-62页
    1.人体急性痛模型的选择依据第47-49页
    2.高效液相法检测血液中咖啡因和副黄嘌呤含量第49-50页
    3.针刺治疗急性痛第50-53页
        3.1 传统医学对针刺镇痛的探讨第51-52页
        3.2 现代医学对针刺镇痛的探讨第52-53页
    4.针刺足三里的选择依据第53页
    5.测痛部位的选择依据第53-54页
    6.咖啡因对疼痛的影响第54-57页
        6.1 咖啡因和疼痛第54-55页
        6.2 咖啡因剂量的选择依据第55-56页
        6.3 低剂量咖啡因和疼痛第56-57页
    7.低剂量咖啡因抑制急性痛模型中针刺镇痛效应第57-59页
    8.副黄嘌呤在咖啡因抑制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第59-62页
        8.1 咖啡因的吸收代谢情况第59-60页
        8.2 副黄嘌呤在咖啡因抑制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问题与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7页
附件第77-87页
    附件一:综述第77-86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对肥胖小鼠肠黏膜免疫的调控机制研究
下一篇:DNA甲基化修饰在艾灸抗炎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