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6-40页 |
1 脊椎动物配子发生的研究进展 | 第16-29页 |
1.1 四足类配子发生的研究进展 | 第16-25页 |
1.2 鱼类配子发生的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2 脊椎动物Dax1(Nr0b1a)、Dax2(Nr0b1b)、Foxj1a和Foxh1研究进展 | 第29-36页 |
2.1 脊椎动物Dax1和Dax2的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2.2 脊椎动物Foxj1的研究进展 | 第33-35页 |
2.3 脊椎动物Foxh1的研究进展 | 第35-36页 |
3 鱼类性逆转简述 | 第36-37页 |
3.1 天然性逆转 | 第36-37页 |
3.2 人工诱导性逆转 | 第37页 |
4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37-40页 |
第2章 dax1和dax2在罗非鱼配子发生中的功能研究 | 第40-70页 |
1 引言 | 第40-4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1-51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1-43页 |
2.3 样品的收集与保存 | 第43页 |
2.4 Real-timePCR | 第43-45页 |
2.5 原位杂交 | 第45-47页 |
2.6 dax1纯合突变鱼的获得与筛选 | 第47-49页 |
2.7 dax2杂合突变鱼的获得与筛选 | 第49页 |
2.8 组织学检测 | 第49-50页 |
2.9 血清中雌、雄激素水平测定 | 第50页 |
2.10 性腺转录组分析 | 第50页 |
2.11 油红O染色 | 第50-51页 |
2.12 启动子分析 | 第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67页 |
3.1 dax1在罗非鱼性腺中的表达模式 | 第51-52页 |
3.2 dax1纯合突变鱼的获得与筛选 | 第52-55页 |
3.3 纯合突变dax1对卵巢发育的影响 | 第55-58页 |
3.4 纯合突变dax1对精巢发育的影响 | 第58-61页 |
3.5 dax1对cyp26a1的转录调控 | 第61-62页 |
3.6 dax2在罗非鱼性腺中的表达模式 | 第62-63页 |
3.7 dax2杂合突变鱼的获得与筛选 | 第63-65页 |
3.8 杂合突变dax2对卵巢发育的影响 | 第65-67页 |
4 讨论 | 第67-70页 |
4.1 dax1和dax2在性腺中的表达模式 | 第67-68页 |
4.2 dax1在罗非鱼配子发生中的作用 | 第68-69页 |
4.3 dax2在罗非鱼卵子发生中的作用 | 第69-70页 |
第3章 foxj1a和foxh1在罗非鱼配子发生中的功能研究 | 第70-88页 |
1 引言 | 第70-7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71-73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71页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1页 |
2.3 样品的收集与保存 | 第71页 |
2.4 Real-timePCR | 第71页 |
2.5 原位杂交 | 第71页 |
2.6 foxj1a纯合突变鱼的获得与筛选 | 第71-73页 |
2.7 foxh1纯合突变鱼的获得与筛选 | 第73页 |
2.8 组织学检测 | 第73页 |
2.9 血清中雌、雄激素水平测定 | 第73页 |
2.10 Westernblot | 第7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3-84页 |
3.1 foxj1a在罗非鱼中的表达模式 | 第73-74页 |
3.2 foxj1a纯合突变鱼的获得与筛选 | 第74-76页 |
3.3 纯合突变foxj1a对肾脏发育的影响 | 第76-77页 |
3.4 纯合突变foxj1a对精巢发育的影响 | 第77-79页 |
3.5 foxh1纯合突变鱼的获得与筛选 | 第79-82页 |
3.6 纯合突变foxh1对卵巢发育的影响 | 第82-84页 |
4 讨论 | 第84-88页 |
4.1 foxj1a在罗非鱼的肾脏发育中的作用 | 第84-85页 |
4.2 foxj1a在罗非鱼的精子发生中的作用 | 第85页 |
4.3 foxh1在罗非鱼的卵子发生中的作用 | 第85-88页 |
第4章 dax1、dax2、foxj1a和foxh1在XY鱼性逆转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 第88-104页 |
1 引言 | 第88-8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89-90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89页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89页 |
2.3 TR、GA、MN和E2处理组的设置 | 第89页 |
2.4 XY鱼样品的收集与保存 | 第89页 |
2.5 组织学检测 | 第89页 |
2.6 Real-timePCR | 第89页 |
2.7 罗非鱼血清中雌、雄激素水平测定 | 第89-9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0-100页 |
3.1 处理鱼的性逆转率统计 | 第90-91页 |
3.2 处理鱼的性腺发育 | 第91-92页 |
3.3 处理鱼性腺中的基因表达变化 | 第92-99页 |
3.4 处理鱼血清中的雌、雄激素水平变化 | 第99-100页 |
4 讨论 | 第100-104页 |
4.1 雄激素在性别维持中的作用 | 第100-101页 |
4.2 雄激素拮抗E2诱导的性逆转 | 第101-102页 |
4.3 雄激素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 | 第102页 |
4.4 dax1和foxj1a在XY性逆转鱼精巢发育中的作用 | 第102-103页 |
4.5 dax2和foxh1在性逆转XY鱼卵巢发育中的作用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6-108页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40页 |
致谢 | 第140-1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42-144页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