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6页 |
| 1.2.1 有人操作的在轨服务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自主的在轨服务现状 | 第14-16页 |
| 1.2.3 编程语言发展现状 | 第16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 第2章 航天器近距离操作任务规划软件关键技术与需求分析 | 第19-25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软件所需的关键技术 | 第19-22页 |
| 2.2.1 .NET框架 | 第19页 |
| 2.2.2 C | 第19-20页 |
| 2.2.3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 第20-21页 |
| 2.2.4 多线程访问控制技术 | 第21页 |
| 2.2.5 C | 第21-22页 |
| 2.3 软件任务需求概述 | 第22页 |
| 2.4 软件可行性分析 | 第22-23页 |
| 2.5 软件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 2.5.1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第23页 |
| 2.5.2 软件性能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航天器近距离操作任务规划软件设计 | 第25-43页 |
| 3.1 引言 | 第25页 |
| 3.2 软件总体设计 | 第25-27页 |
| 3.2.1 软件总体架构分析 | 第25-27页 |
| 3.2.2 软件信息流向分析 | 第27页 |
| 3.3 软件数据库设计 | 第27-30页 |
| 3.3.1 软件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第27-28页 |
| 3.3.2 软件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 3.3.3 软件数据表关系设置 | 第30页 |
| 3.4 软件任务逻辑设计 | 第30-36页 |
| 3.4.1 位置保持预报任务逻辑设计 | 第31-32页 |
| 3.4.2 碰撞预警任务逻辑设计 | 第32-33页 |
| 3.4.3 漂移飞行任务逻辑设计 | 第33-34页 |
| 3.4.4 抵近任务逻辑设计 | 第34-35页 |
| 3.4.5 伴飞任务逻辑设计 | 第35-36页 |
| 3.5 软件接口设计 | 第36-42页 |
| 3.5.1 与场景演示系统接口设计 | 第36-38页 |
| 3.5.2 与模拟成像系统接口设计 | 第38-40页 |
| 3.5.3 与快速仿真系统接口设计 | 第40-4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航天器近距离操作任务规划软件实现 | 第43-72页 |
| 4.1 软件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43页 |
| 4.2 软件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 | 第43-51页 |
| 4.2.1 软件总界面实现 | 第43-45页 |
| 4.2.2 航天器近距离操作任务交互界面实现 | 第45-48页 |
| 4.2.3 航天器与载荷等参数设置界面实现 | 第48-51页 |
| 4.2.4 任务结果显示界面实现 | 第51页 |
| 4.3 近距离操作任务规划模块的实现 | 第51-66页 |
| 4.3.1 位置保持预报模块的实现 | 第52-55页 |
| 4.3.2 碰撞预警模块的实现 | 第55-57页 |
| 4.3.3 漂移飞行任务模块的实现 | 第57-60页 |
| 4.3.4 抵近任务模块的实现 | 第60-64页 |
| 4.3.5 伴飞任务模块的实现 | 第64-66页 |
| 4.4 数据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66-68页 |
| 4.4.1 数据管理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66-67页 |
| 4.4.2 数据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67-68页 |
| 4.5 数据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68-71页 |
| 4.5.1 数据管理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68-69页 |
| 4.5.2 与场景演示系统的数据通信实现 | 第69页 |
| 4.5.3 与模拟成像系统的数据通信实现 | 第69-70页 |
| 4.5.4 与快速仿真系统的数据通信实现 | 第70-7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附录 | 第78-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