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种子成熟期与萌动期的油脂消长及分子机制

致谢第9-13页
缩略术语词表第13-15页
摘要第15-17页
Abstract第17-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44页
    引言第19-20页
    1.1 油菜种子的发育第20-21页
    1.2 油菜种子油脂的合成及其调控第21-26页
        1.2.1 油菜种子油脂的生物合成第21-24页
        1.2.2 种子油脂合成过程中的转录调控第24-26页
    1.3 油菜种子油脂的消减及其调控第26-31页
        1.3.1 油菜种子油脂的消减第26-28页
        1.3.2 种子油脂消减过程的调控第28-31页
    1.4.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第31-38页
        1.4.1 种子的休眠第31页
        1.4.2 植物种子的萌发第31-32页
        1.4.3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调控第32-36页
        1.4.4 油脂代谢与种子休眠第36-38页
    1.5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植物转录组中的应用第38-43页
        1.5.1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第38-39页
        1.5.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39-43页
    1.6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43-4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4-49页
    2.1 材料种植及取样方法第44页
    2.2 种子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第44-45页
    2.3 种子发芽速率的测定第45页
    2.4 中油511萌发时期取样第45-46页
    2.5 中油511萌发样品转录组测序流程第46-49页
        2.5.0 样品RNA提取第46页
        2.5.1 文库构建和测序第46页
        2.5.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第46-47页
        2.5.3 与参考序列比对第47页
        2.5.4 基因表达分析第47-48页
        2.5.5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第48页
        2.5.6 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第48页
        2.5.7 K-means聚类分析第48-4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9-70页
    3.1 不同油菜基因型在角果成熟阶段油脂积累变化趋势第49-51页
    3.2 不同油菜基因型发芽速率及休眠差异性分析第51-54页
    3.3 中油511萌发过程中油脂消减变化趋势第54-55页
    3.4 取样点Reads质量检测及组间相关性分析第55-57页
        3.4.1 取样点Reads质量检测第55页
        3.4.2 取样点生物学重复性分析第55-57页
    3.5 不同发育时期间基因表达分析第57-58页
    3.6 不同发育时期间种子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分析第58-60页
    3.7 油脂代谢相关途径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分析第60-67页
        3.7.1 β-氧化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第60-62页
        3.7.2 乙醛酸循环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第62-67页
    3.8 与休眠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性分析第67-68页
    3.9 基因表达模式的聚类分析(K-means聚类分析)第68-70页
第四章 讨论第70-73页
    4.1 萌发时期转录组测序基因型的选取第70页
    4.2 油菜种子休眠的基因型差异性及取材时间的探究第70页
    4.3 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消减的分子调控机制第70-71页
    4.4 种子休眠性相关候选基因第71页
    4.5 油脂代谢与种子休眠第71-73页
第五章 总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欢皮抗焦虑活性部位作用机理研究及主要活性成分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电网电压三相不对称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