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电网调峰综述 | 第11-12页 |
1.2.1 电网调峰的意义 | 第11页 |
1.2.2 国内外调峰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第12页 |
1.4 丹江口大坝扩机的优势 | 第12-1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 | 第13-14页 |
第2章 电网调峰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的建立 | 第14-23页 |
2.1 模糊数学简介 | 第14-18页 |
2.1.1 模糊集合 | 第14-15页 |
2.1.2 隶属度函数 | 第15页 |
2.1.3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15-17页 |
2.1.4 权重确定法 | 第17-18页 |
2.1.5 隶属度识别的方法 | 第18页 |
2.2 华中电网调峰方法决策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方法 | 第18-22页 |
2.2.1 评估原理 | 第18-20页 |
2.2.2 评估方法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华中电网调峰决策分析 | 第23-33页 |
3.1 各类型电站参与调峰的方式及分析 | 第23-25页 |
3.1.1 水电站参与调峰的方式及分析 | 第23页 |
3.1.2 火电站参与调峰的方式及分析 | 第23-24页 |
3.1.3 核电站参与调峰的方式及分析 | 第24页 |
3.1.4 新能源发电参与调峰的方式及分析 | 第24-25页 |
3.2 华中电网电源配置介绍 | 第25-26页 |
3.3 华中电网调峰机组选择的模糊综合决策方法的建立 | 第26-31页 |
3.3.1 各项因素的模糊化 | 第26-29页 |
3.3.2 权重A的确定 | 第29-30页 |
3.3.3 模糊综合评估 | 第30-31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丹江口大坝扩机增容可行性研究分析 | 第33-47页 |
4.1 增强水电调峰能力的几种方式介绍 | 第33-34页 |
4.1.1 新建水电站 | 第33页 |
4.1.2 新建抽水蓄能电站 | 第33-34页 |
4.1.3 对已建机组进行扩机增容 | 第34页 |
4.2 隶属度分析 | 第34-36页 |
4.2.1 环境影响 | 第34-35页 |
4.2.2 经济效益 | 第35-36页 |
4.3 权重A的确定 | 第36-37页 |
4.4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7页 |
4.5 扩机增容可行性分析 | 第37-45页 |
4.5.1 丹江大坝简介 | 第38页 |
4.5.2 扩机方案 | 第38-39页 |
4.5.3 径流系列 | 第39-40页 |
4.5.4 坝下水位流量关系 | 第40页 |
4.5.5 扩机后水能计算 | 第40-41页 |
4.5.6 洪水调节 | 第41-42页 |
4.5.7 扩机规模分析 | 第42-43页 |
4.5.8 平衡条件 | 第43-44页 |
4.5.9 扩机方案及电量容量效益 | 第44-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50页 |
5.1 总结 | 第47-48页 |
5.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