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农家乐 | 第14页 |
2.1.2 餐饮服务 | 第14页 |
2.1.3 食品安全 | 第14页 |
2.1.4 食品安全监管 | 第14-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2.1 市场失灵 | 第15-16页 |
2.2.2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6页 |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第18-34页 |
3.1 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基本情况 | 第18-22页 |
3.1.1 长安区农家乐餐饮服务相关情况 | 第18-20页 |
3.1.2 长安区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有问题 | 第20-22页 |
3.2 长安区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情况 | 第22-27页 |
3.2.1 长安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概况 | 第22-25页 |
3.2.2 长安区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力量 | 第25-26页 |
3.2.3 长安区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 第26-27页 |
3.3 农家乐餐饮服务监管及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 | 第27-34页 |
3.3.1 问卷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3.3.2 统计分析 | 第28-34页 |
第四章 西安市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4.1 西安市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4.1.1 监管环境不规范 | 第34-35页 |
4.1.2 监管条件不够 | 第35-36页 |
4.1.3 监管执行不严格 | 第36-39页 |
4.2 西安市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4.2.1 监管体制有缺陷 | 第39页 |
4.2.2 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 | 第39-40页 |
4.2.3 法律法规仍有缺陷 | 第40-41页 |
4.2.4 多方治理作用没有发挥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国内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第42-46页 |
5.1 国外先进监管模式经验借鉴 | 第42-43页 |
5.1.1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42页 |
5.1.2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42-43页 |
5.1.3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43页 |
5.2 国内先进监管模式经验借鉴 | 第43-45页 |
5.2.1 天津蓟县农家乐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43-44页 |
5.2.2 北京延庆农家乐(民俗户)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44页 |
5.2.3 袁家村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44-45页 |
5.3 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启示 | 第45-46页 |
第六章 西安市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 第46-52页 |
6.1 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 | 第46-47页 |
6.1.1 完善基层监管机构建设 | 第46页 |
6.1.2 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基础 | 第46-47页 |
6.1.3 强化监管硬件设施基础 | 第47页 |
6.2 健全食品安全类法律法规系统 | 第47-48页 |
6.2.1 制定符合实际的食品安全监管法规 | 第47-48页 |
6.2.2 建立农家乐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 | 第48页 |
6.2.3 健全检验检测体系 | 第48页 |
6.3 丰富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 第48-50页 |
6.3.1 完善农家乐许可准入机制 | 第48-49页 |
6.3.2 落实食品安全量化评价、管理 | 第49页 |
6.3.3 建立信息公开发布机制 | 第49页 |
6.3.4 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 第49-50页 |
6.3.5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体系建设 | 第50页 |
6.4 建设多方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 | 第50-52页 |
6.4.1 落实经营者第一责任人意识 | 第50-51页 |
6.4.2 构建社会监督体系 | 第51页 |
6.4.3 发挥行业协会监督作用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