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6页 |
| ·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分离/富集/分析进展 | 第16-26页 |
| ·环境金属污染物分离/富集及应用 | 第16-20页 |
| ·环境中抗生素残留分离/富集及分析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 ·适用于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萃取的双水相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26-33页 |
|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6-29页 |
|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 第29-33页 |
| ·应用于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分离/富集的气浮溶剂浮选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 第33-42页 |
| ·溶剂浮选分类 | 第34-35页 |
| ·影响浮选分离/富集结果的相关参数 | 第35-37页 |
| ·浮选机理研究进展 | 第37-39页 |
| ·气浮溶剂浮选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第39-42页 |
| ·选题的背景、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42-46页 |
| ·选题来源 | 第42页 |
|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 | 第42-4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44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44-46页 |
| 第二章 双水相萃取技术分离/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应用研究 | 第46-60页 |
|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FAAS法测定镉 | 第46-54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 ·Zn(Ⅱ)催化降解双水相萃取间接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氨苄西林的研究 | 第54-58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三章 溶剂浮选技术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重金属残留的应用研究 | 第60-74页 |
| ·气浮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Ⅵ)和Cr(Ⅲ)的研究 | 第60-64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3页 |
| ·样品分析 | 第63-64页 |
| ·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Mn(Ⅱ)的研究 | 第64-67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实验部分 | 第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 ·样品测定 | 第66-67页 |
| ·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Cu(Ⅱ)的研究 | 第67-70页 |
| ·实验部分 | 第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69页 |
| ·样品测定 | 第69-70页 |
| ·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Pb(Ⅱ)的研究 | 第70-72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实验部分 | 第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2页 |
| ·样品测定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四章 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应用研究 | 第74-102页 |
| ·水相气浮溶剂浮选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分析环境中Cd(Ⅱ) | 第74-86页 |
| ·引言 | 第74-75页 |
| ·基本原理 | 第75-78页 |
| ·实验部分 | 第78-7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9-86页 |
| ·离子液体([Bmim]BF_4)-无机盐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红霉素类抗生素残留 | 第86-100页 |
| ·引言 | 第86-88页 |
| ·实验部分 | 第88-8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9-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102-106页 |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02-104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4页 |
| ·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27页 |
| 中英文符号及缩写对照表 | 第127-12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9-130页 |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