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实践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1.2 磁流变液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1.2.1 磁流变液概述 | 第9-10页 |
| 1.2.2 磁流变液宏观本构模型 | 第10-13页 |
| 1.2.3 基于微观结构的分析模型 | 第13-15页 |
| 1.3 磁流变阻尼器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3.1 磁流变阻尼器概述 | 第15-16页 |
| 1.3.2 磁流变阻尼器结构方面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1.3.3 磁流变阻尼器优化方面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1.5 本论文将开展的工作 | 第18-20页 |
| 2 基于偶极子的磁流变液微观分析 | 第20-30页 |
| 2.1 引言 | 第20页 |
| 2.2 偶极子理论 | 第20-22页 |
| 2.3 磁偶极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 第22-23页 |
| 2.4 微观模型 | 第23-27页 |
| 2.5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磁流变阻尼器设计 | 第30-41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 | 第30-31页 |
| 3.3 磁流变阻尼器流变学分析 | 第31-36页 |
| 3.3.1 牛顿流体模型分析 | 第32-34页 |
| 3.3.2 双粘度模型分析 | 第34-36页 |
| 3.4 磁流变阻尼器磁路设计 | 第36-40页 |
| 3.4.1 磁路设计准则 | 第37页 |
| 3.4.2 电磁磁路设计 | 第37-39页 |
| 3.4.3 磁路电磁响应时间 | 第39-4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浮动活塞式磁流变阻尼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41-51页 |
| 4.1 引言 | 第41页 |
| 4.2 多目标遗传优化理论概述 | 第41-43页 |
| 4.2.1 遗传算法 | 第41页 |
| 4.2.2 多目标优化 | 第41-42页 |
| 4.2.3 MATLAB概述 | 第42-43页 |
| 4.3 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43-45页 |
| 4.3.1 目标函数 | 第43-44页 |
| 4.3.2 设计变量 | 第44-45页 |
| 4.3.3 约束条件 | 第45页 |
| 4.3.4 优化流程 | 第45页 |
| 4.4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 4.4.1 混合法分析 | 第45-47页 |
| 4.4.2 权重系数变换法分析 | 第47-49页 |
| 4.4.3 结果比较分析 | 第4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5 磁流变阻尼器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51-61页 |
| 5.1 引言 | 第51页 |
| 5.2 测试系统 | 第51-54页 |
| 5.2.1 磁流变阻尼器样品 | 第51-52页 |
| 5.2.2 激励平台 | 第52页 |
| 5.2.3 力传感器 | 第52页 |
| 5.2.4 位移传感器 | 第52-53页 |
| 5.2.5 数据采集系统 | 第53-54页 |
| 5.3 测试方法 | 第54-55页 |
| 5.3.1 示功特性试验 | 第54-55页 |
| 5.3.2 电磁响应时间试验 | 第55页 |
| 5.4 磁流变阻尼器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 5.4.1 示功特性测试结果 | 第55-57页 |
| 5.4.2 电磁响应时间测试结果 | 第57-59页 |
| 5.4.3 结果对比 | 第59-6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 6.2 本文特色 | 第62页 |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