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对等网络流量识别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页
    1.2 P2P 流量识别研究现状第8-9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第9-11页
        1.3.1 论文主要内容第9-10页
        1.3.2 论文结构第10-11页
第二章 P2P 流量识别方法概述第11-16页
    2.1 P2P 网络概述第11-12页
        2.1.1 P2P 网络的概念第11页
        2.1.2 P2P 网络的发展第11-12页
        2.1.3 P2P 技术的应用第12页
    2.2 P2P 流量识别方法第12-16页
        2.2.1 基于端口的识别方法第12-13页
        2.2.2 深度数据包识别方法第13页
        2.2.3 行为特征识别方法第13-14页
        2.2.4 基于机器学习的识别方法第14-15页
        2.2.5 云计算环境下的识别方法第15-16页
第三章 基于节点及流量行为特征的 P2P 流量识别第16-26页
    3.1 引言第16页
    3.2 P2P 节点特征识别法第16-19页
        3.2.1 P2P 节点双面性特征第16-17页
        3.2.2 P2P 节点特征的识别算法第17-18页
        3.2.3 算法伪代码第18-19页
    3.3 P2P 流量特征识别法第19-20页
        3.3.1 P2P 流量特征第19页
        3.3.2 P2P 流量特征识别算法第19-20页
        3.3.3 算法伪代码第20页
    3.4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20-24页
        3.4.1 数据集第20-21页
        3.4.2 测试指标第21页
        3.4.3 系统结构第21-22页
        3.4.4 实验第22-24页
    3.5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四章 云计算环境下的 P2P 流量识别第26-38页
    4.1 引言第26页
    4.2 Map/Reduce 云计算模型第26-27页
    4.3 粗糙集理论第27-30页
        4.3.1 相关概念第27-28页
        4.3.2 DIS 属性约简算法第28页
        4.3.3 改进的 DIS 属性约简算法第28-30页
    4.4 朴素贝叶斯理论第30-32页
        4.4.1 朴素贝叶斯分类公式第30-31页
        4.4.2 云计算环境下的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第31-32页
    4.5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2-37页
        4.5.1 实验环境第32-33页
        4.5.2 数据集第33页
        4.5.3 结果分析第33-37页
    4.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38-39页
    5.1 总结第38页
    5.2 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国南部孔子学院招生策略研究
下一篇:越南河内开放大学综合课堂中汉字教学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