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矮塔斜拉桥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 | 第9-10页 |
1.2.1 矮塔斜拉桥结构特点 | 第9页 |
1.2.2 矮塔斜拉桥受力特点 | 第9-10页 |
1.3 矮塔斜拉桥国内外发展概述 | 第10-13页 |
1.4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意义 | 第13页 |
1.5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2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基本理论 | 第16-27页 |
2.1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内容和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2.1.1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 | 第16-17页 |
2.1.2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内容 | 第17-18页 |
2.1.3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2.2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系统和误差调整理论与方法 | 第19-23页 |
2.2.1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系统 | 第19-20页 |
2.2.2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误差调整理论与方法 | 第20-23页 |
2.3 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 第23页 |
2.4 合理施工状态的确定 | 第23-26页 |
2.4.1 正装迭代法 | 第23-25页 |
2.4.2 倒拆法 | 第25页 |
2.4.3 倒拆-正装迭代法 | 第25页 |
2.4.4 无应力状态法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矮塔斜拉桥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27-45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7-29页 |
3.1.1 工程简介 | 第27页 |
3.1.2 技术参数 | 第27-29页 |
3.2 常山桥主桥有限元模型 | 第29-32页 |
3.2.1 材料的实际物理力学性能参数 | 第30页 |
3.2.2 实际施工中的荷载参数 | 第30-31页 |
3.2.3 实际截面的几何参数 | 第31页 |
3.2.4 实际环境参数 | 第31页 |
3.2.5 常山桥主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3.3 设计成桥状态受力分析 | 第32-35页 |
3.3.1 成桥位移分析 | 第33页 |
3.3.2 成桥内力分析 | 第33-34页 |
3.3.3 成桥应力分析 | 第34-35页 |
3.4 常山桥主桥施工阶段计算分析 | 第35-40页 |
3.4.1 施工阶段划分 | 第35页 |
3.4.2 斜拉索初拉力计算 | 第35-37页 |
3.4.3 施工阶段受力分析 | 第37-40页 |
3.5 平行钢绞线斜拉索单根张拉力计算 | 第40-44页 |
3.5.1 平行钢绞线拉索张拉的控制要点与方法 | 第40-41页 |
3.5.2 无应力状态法在单根张拉控制中的应用 | 第41页 |
3.5.3 常山桥斜拉索单根张拉力计算 | 第41-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参数敏感性分析与参数识别 | 第45-49页 |
4.1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6-48页 |
4.2.1 主梁竖向位移 | 第46页 |
4.2.2 主梁上缘应力 | 第46-47页 |
4.2.3 主梁下缘应力 | 第47页 |
4.2.4 斜拉索索力 | 第47-48页 |
4.3 参数识别与分析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与结果分析 | 第49-63页 |
5.1 常山桥施工控制方案 | 第49-50页 |
5.1.1 施工控制目的 | 第49页 |
5.1.2 施工控制原则 | 第49-50页 |
5.1.3 施工控制方法 | 第50页 |
5.2 常山桥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 | 第50-53页 |
5.2.1 线形监测 | 第50-51页 |
5.2.2 力学监测 | 第51-53页 |
5.2.3 物理测量 | 第53页 |
5.3 施工监控成果 | 第53-61页 |
5.3.1 主梁预拱度及立模标高 | 第53-54页 |
5.3.2 线形监控结果 | 第54-56页 |
5.3.3 应力监控结果 | 第56-58页 |
5.3.4 索力监控结果 | 第58-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