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和MCGS技术的新型金属相图仪的研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相平衡及相图 | 第8-9页 |
1.1.1 相平衡概念 | 第8页 |
1.1.2 相平衡应用 | 第8-9页 |
1.1.3 相图概念 | 第9页 |
1.1.4 相图应用 | 第9页 |
1.2 金属相图实验及金属相图仪 | 第9-11页 |
1.2.1 金属相图实验 | 第9-10页 |
1.2.2 金属相图仪简介 | 第10-11页 |
1.3 PLC技术概述 | 第11-13页 |
1.3.1 PLC概念 | 第11页 |
1.3.2 PLC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1.3.3 PLC特点 | 第12页 |
1.3.4 PLC应用领域 | 第12-13页 |
1.4 组态控制技术概述 | 第13-14页 |
1.4.1 组态概念 | 第13页 |
1.4.2 组态软件特点 | 第13-14页 |
1.4.3 组态软件现状 | 第14页 |
1.4.4 组态软件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新型金属相图仪工程的PLC设计 | 第16-28页 |
2.1 PLC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 第16-18页 |
2.1.1 PLC硬件组成 | 第16页 |
2.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2.2 PLC选型 | 第18-19页 |
2.2.1 I/O模块的选择 | 第18页 |
2.2.2 存储器的选择 | 第18页 |
2.2.3 电源的选择 | 第18-19页 |
2.3 硬件的选择 | 第19-22页 |
2.3.1 温度传感器 | 第19页 |
2.3.2 模拟量模块 | 第19-21页 |
2.3.3 风扇及调压模块 | 第21-22页 |
2.4 新型金属相图仪工程的PLC程序设计 | 第22-26页 |
2.4.1 程序设计分析 | 第22页 |
2.4.2 程序环境 | 第22页 |
2.4.3 编写程序 | 第22-25页 |
2.4.4 PLC程序调试 | 第25-26页 |
2.5 内容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新型金属相图仪的MCGS设计 | 第28-60页 |
3.1 主要特性和功能 | 第28-29页 |
3.1.1 主要功能 | 第28页 |
3.1.2 MCGS主要特点 | 第28-29页 |
3.2 软件组成 | 第29-30页 |
3.3 建立工程 | 第30-38页 |
3.3.1 工程控制要求 | 第31-32页 |
3.3.2 建立数据变量 | 第32-38页 |
3.4 用户窗口组态 | 第38-50页 |
3.4.1 建立样品温度实时曲线窗口 | 第38-44页 |
3.4.2 建立炉壁温度实时曲线窗口 | 第44-45页 |
3.4.3 建立参数设置窗口 | 第45页 |
3.4.4 建立系统参数设置窗口 | 第45-46页 |
3.4.5 建立历史数据浏览窗口 | 第46-47页 |
3.4.6 建立导出界面窗口 | 第47页 |
3.4.7 建立删除数据窗口 | 第47-48页 |
3.4.8 建立历史曲线窗口 | 第48-49页 |
3.4.9 建立参数设置窗口 | 第49-50页 |
3.5 运行策略组态 | 第50-58页 |
3.5.1 建立启动策略 | 第51-52页 |
3.5.2 建立循环策略 | 第52-53页 |
3.5.3 建立测试策略 | 第53-54页 |
3.5.4 建立控制策略 | 第54-56页 |
3.5.5 历史曲线显示策略 | 第56-57页 |
3.5.6 历史坐标策略 | 第57页 |
3.5.7 实时温度策略 | 第57-58页 |
3.6 设备窗口 | 第58-59页 |
3.6.1 属性设置步骤 | 第58-59页 |
3.7 内容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新型金属相图仪校准与测试 | 第60-66页 |
4.1 仪器校准 | 第60-63页 |
4.1.1 硬件接线 | 第60-61页 |
4.1.2 风扇风速调试 | 第61-62页 |
4.1.3 温度校准 | 第62-63页 |
4.2 实验测试 | 第63-64页 |
4.2.1 样品配制 | 第63页 |
4.2.2 开始测试 | 第63-64页 |
4.3 内容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