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0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8-10页 |
1.2.1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2 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产生的背景 | 第10-22页 |
2.1 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0-13页 |
2.1.1 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产生的政治条件 | 第11页 |
2.1.2 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产生的哲学理论背景 | 第11-13页 |
2.2 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 第13-17页 |
2.2.1 黑格尔的哲学方法启示 | 第13-14页 |
2.2.2 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 | 第14-15页 |
2.2.3 詹姆斯的机能心理学原理 | 第15-16页 |
2.2.4 美国的文化传统 | 第16-17页 |
2.3 杜威对传统经验的批判及“经验”的重建 | 第17-22页 |
2.3.1 传统哲学中的经验及杜威对传统哲学中经验的批判 | 第17-21页 |
2.3.2“经验”的重建 | 第21-22页 |
3 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内涵 | 第22-30页 |
3.1 杜威的经验论内涵 | 第22-26页 |
3.1.1 杜威“经验”的形而上学 | 第22-23页 |
3.1.2“原初经验”与“次生经验” | 第23-24页 |
3.1.3 杜威的“经验”性质 | 第24-25页 |
3.1.4 杜威“经验”的两种特征 | 第25-26页 |
3.2 经验与自然 | 第26-30页 |
3.2.1 有关行动的概念的转变 | 第26-28页 |
3.2.2 有机体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 | 第28-29页 |
3.2.3 对经验与自然的进一步认识 | 第29-30页 |
4 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的影响 | 第30-36页 |
4.1 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与分析哲学 | 第30-31页 |
4.2.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与新实用主义 | 第31-33页 |
4.3 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与现象学 | 第33-35页 |
4.4 杜威的“经验”与其政治哲学及教育理念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