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一、课题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选题目的第9-10页
        (三)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5页
    三、课题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和主要方法第15-16页
        (一)课题研究的重点第15页
        (二)课题研究的难点第15-16页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6页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6页
    四、相关概念第16-19页
        (一)中央苏区第17-18页
        (二)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第18-19页
第二章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历史背景第19-25页
    一、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第19-20页
        (一)事关党的革命目标的实现第19页
        (二)事关中央苏区的建设第19-20页
    二、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必要性第20-21页
        (一)中央苏区农民局限性的要求第20页
        (二)党和红军中农民成分增加的需要第20页
        (三)国共双方军力对比的现实需要第20-21页
    三、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可能性第21-25页
        (一)马克思主义农民观提供的理论指导第21-22页
        (二)中央苏区良好的群众基础第22-23页
        (三)大革命时期与井冈山时期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吸取第23-25页
第三章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第25-38页
    一、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本内容第25-29页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宣传第25-27页
        (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第27-28页
        (三)科学文化教育和反封建迷信教育第28-29页
    二、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第29-33页
        (一)“以农民为本”原则第30页
        (二)物质利益原则第30-31页
        (三)阶级分析原则第31-32页
        (四)“灌输”原则第32-33页
        (五)实事求是原则第33页
    三、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本方法第33-38页
        (一)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第34页
        (二)树立典型,力求以点带面第34-35页
        (三)关心农民,注重经济利益第35-36页
        (四)以情感人,开展说服教育第36-37页
        (五)言传身教,讲究教育实效第37-38页
第四章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和教训第38-48页
    一、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第38-42页
        (一)理论方面第38-40页
        (二)实践方面第40-42页
    二、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第42-45页
        (一)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就的客观原因第42-43页
        (二)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就的主观原因第43-45页
    三、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训第45-48页
        (一)官僚主义现象降低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第45-46页
        (二)主观主义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第46-48页
第五章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启示第48-59页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农民第48-49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农民的必要性第48页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农民的思路第48-49页
    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第49-51页
        (一)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第50页
        (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第50-51页
    三、把党的政策同农民的实际物质利益相结合第51-52页
        (一)把党的政策同农民的实际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必要性第51-52页
        (二)把党的政策同农民的实际物质利益相结合的思路第52页
    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第52-54页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必要性第52-53页
        (二)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思路第53-54页
    五、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须讲求针对性第54-55页
        (一)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讲求针对性的原因第54页
        (二)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讲求针对性的思路第54-55页
    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第55-57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时俱进的必要性第55-56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时俱进的思路第56-57页
    七、营造良好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第57-59页
        (一)营造良好环境的必要性第57页
        (二)营造良好环境的思路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5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色小镇视角下军民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下一篇:“空巢青年”:中国社会个体化的映像与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