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9-16页 |
1.2.1 中小桥梁病害简介 | 第9-10页 |
1.2.2 中小桥梁加固设计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MPC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4 陶粒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18-28页 |
2.0 实验目的 | 第18页 |
2.1 原材料的选取 | 第18-20页 |
2.1.1 MPC聚合物材料 | 第18-19页 |
2.1.2 陶粒材料 | 第19-20页 |
2.2 配合比设计 | 第20页 |
2.3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温度及流动性与时间的关系 | 第20-21页 |
2.4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的密度测量 | 第21-22页 |
2.5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22-27页 |
2.5.1 抗弯拉强度 | 第22-23页 |
2.5.2 抗压强度 | 第23-24页 |
2.5.3 抗弯拉弹性模量 | 第24-26页 |
2.5.4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的破坏形式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加固空心板梁单梁分析 | 第28-54页 |
3.1 空心板梁正截面破坏机理 | 第28-30页 |
3.1.1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加固空心板梁 | 第28-29页 |
3.1.2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进行桥面板加固 | 第29-30页 |
3.2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 第30-38页 |
3.2.1 理论假设 | 第30-31页 |
3.2.2 材料本构关系 | 第31页 |
3.2.3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加固的二次受力 | 第31-33页 |
3.2.4 计算公式 | 第33-38页 |
3.3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加固空心板梁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45页 |
3.3.1 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39-43页 |
3.3.2 梁的截面布置及单元划分 | 第43-45页 |
3.3.3 施工阶段模拟 | 第45页 |
3.4 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对比 | 第45-52页 |
3.4.1 未加固梁的理论计算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 第45-46页 |
3.4.2 空心板梁加固前后极限承载能力的对比 | 第46-47页 |
3.4.3 空心板梁加固前后刚度的对比 | 第47-49页 |
3.4.4 空心板梁加固前后钢筋应变的对比 | 第49-50页 |
3.4.5 陶粒聚合物材料与MPC聚合物材料加固效果对比 | 第50-51页 |
3.4.6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加固桥面板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加固空心板梁整体性分析 | 第54-74页 |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荷载布置 | 第54-57页 |
4.2 铰接板法理论计算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影响线结果对比 | 第57-62页 |
4.3 车辆荷载下空心板梁加固效果分析 | 第62-71页 |
4.3.1 加固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62-67页 |
4.3.2 桥面铺装层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67-70页 |
4.3.3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和MPC聚合物材料加固效果对比 | 第70-71页 |
4.4 陶粒聚合物混凝土加固后空心板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理论 | 第71-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