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中美证券、期货市场操纵行为及其危害比较 | 第12-36页 |
2.1 中美证券、期货市场操纵行为比较 | 第12-33页 |
2.1.1 中国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行为方式 | 第12-15页 |
2.1.2 美国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行为方式 | 第15-33页 |
2.1.3 中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异同 | 第33页 |
2.2 中美证券、期货市场操纵行为危害比较 | 第33-36页 |
2.2.1 中国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的危害 | 第34页 |
2.2.2 美国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的危害 | 第34-35页 |
2.2.3 中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的危害异同 | 第35-36页 |
第3章 证券、期货市场操纵行为对监管的挑战与处理比较 | 第36-47页 |
3.1 证券、期货市场操纵行为对监管的挑战 | 第36-39页 |
3.1.1 美国的证券监管体制 | 第36页 |
3.1.2 中国的证券监管体制 | 第36-37页 |
3.1.3 中美证券、期货市场的关联性 | 第37-38页 |
3.1.4 证券、期货市场操纵行为对监管的挑战 | 第38-39页 |
3.2 中美法律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处理比较 | 第39-43页 |
3.3 启示 | 第43-47页 |
3.3.1 美国与证券、期货市场相关的立法司法体制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第43-45页 |
3.3.2 应该关注并提防美国的一些新型操纵行为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