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中微双孔分子筛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 中微双孔分子筛合成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3.1 后处理法 | 第15-16页 |
1.3.2 硬模板法 | 第16-17页 |
1.3.3 软模板法 | 第17-20页 |
1.4 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应用领域 | 第20-22页 |
1.4.1 催化领域 | 第20-22页 |
1.4.2 吸附领域 | 第22页 |
1.5 中微双孔分子筛研究中尚存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1.6 ZSM-5 型及Beta型分子筛结构简介 | 第23-24页 |
1.6.1 ZSM-5 型分子筛结构简介 | 第23-24页 |
1.6.2 Beta型分子筛结构简介 | 第24页 |
1.7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合成路线及表征方法 | 第26-32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 实验表征部分 | 第27-32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7页 |
2.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28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8页 |
2.2.4 低温N_2 吸-脱附实验(ASAP) | 第28-30页 |
2.2.5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 | 第30页 |
2.3.6 热重(TG) | 第30-32页 |
第三章 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 | 第32-5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合成方式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 第32-35页 |
3.2.1 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3.2.2 合成方式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晶体学参数的影响 | 第33页 |
3.2.3 合成方式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4 合成方式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形貌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 晶化时间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1 实验步骤 | 第35页 |
3.3.2 晶化时间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晶体学参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 晶化时间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4 晶化时间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形貌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 晶化温度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1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3.4.2 晶化温度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晶体学参数的影响 | 第39页 |
3.4.3 晶化温度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4 晶化温度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分子筛形貌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 TEAOH模板剂的浓度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 第41-44页 |
3.5.1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3.5.2 TEAOH浓度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晶体学参数的影响 | 第42页 |
3.5.3 TEAOH浓度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4 TEAOH浓度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形貌的影响 | 第43-44页 |
3.6 模板剂种类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 第44-48页 |
3.6.1 实验步骤 | 第45页 |
3.6.2 不同模板剂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晶体学参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3.6.3 不同模板剂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 第46-47页 |
3.6.4 不同模板剂对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形貌的影响 | 第47-48页 |
3.7 高质量ZSM-5 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51页 |
3.7.1 实验步骤 | 第48-49页 |
3.7.2 晶体学物性参数分析 | 第49页 |
3.7.3 孔结构分析 | 第49-51页 |
3.7.4 电镜分析 | 第51页 |
3.8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3.8.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页 |
3.8.2 催化实验 | 第51-52页 |
3.8.3 结果与讨论 | 第52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 | 第54-75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模板剂PMMA的合成与粒径大小的调控 | 第54-55页 |
4.2.1 实验步骤 | 第54页 |
4.2.2 电镜分析 | 第54-55页 |
4.3 硅源种类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影响 | 第55-58页 |
4.3.1 实验步骤 | 第55-56页 |
4.3.2 不同硅源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晶体学参数的影响 | 第56页 |
4.3.3 不同硅源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4 不同硅源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形貌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 晶化温度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影响 | 第58-62页 |
4.4.1 实验步骤 | 第58页 |
4.4.2 晶化温度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晶体学参数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3 晶化温度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4 晶化温度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分子筛形貌的影响 | 第60-62页 |
4.5 PMMA模板剂的粒径大小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影响 | 第62-65页 |
4.5.1 实验步骤 | 第62-63页 |
4.5.2 PMMA粒径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晶体学参数的影响 | 第63页 |
4.5.3 PMMA粒径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 第63-64页 |
4.5.4 PMMA粒径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形貌的影响 | 第64-65页 |
4.6 PMMA模板剂的用量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影响 | 第65-68页 |
4.6.1 实验步骤 | 第65-66页 |
4.6.2 PMMA用量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晶体学参数的影响 | 第66-67页 |
4.6.3 PMMA用量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 第67页 |
4.6.4 PMMA用量对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形貌的影响 | 第67-68页 |
4.7 高质量Beta型中微双孔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 | 第68-71页 |
4.7.1 实验步骤 | 第68-69页 |
4.7.2 晶体学物性参数分析 | 第69页 |
4.7.3 孔结构分析 | 第69-70页 |
4.7.4 电镜分析 | 第70-71页 |
4.8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71-73页 |
4.8.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71-72页 |
4.8.2 催化实验 | 第72页 |
4.8.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3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件 | 第87页 |